台城路/齐天乐

翠屏缺处添奇观,修眉远浮孤碧。

天影微茫,烟痕黯淡,不与千峰同色。凭高望极。

向帘幕中间,冷光流入。

料得吟僧,数株松下坐苍石。泉源犹是故迹。

煮茶曾味古,还记游历。

调水符闲,登山屐在,却倚阑干斜日。轻阴易□。

看飘忽风云,晦明朝夕。为我飞来,傍江横峭壁。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山间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个人情感的寄托。诗人以"翠屏缺处添奇观"开篇,设立了一个既有损缺又自成一体的意象,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之美。

接下来的"修眉远浮孤碧"则是对山色的一种描绘,"修眉"形容山峰的婀娜,而"孤碧"更增添了一份清幽冷峻之感。"天影微茫,烟痕黯淡,不与千峰同色"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细腻观察的态度,以及对独特风光的欣赏。

"凭高望极"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的心境,而下一句"向帘幕中间,冷光流入"则是从室内外部景色的转换,营造出一种静谧与孤寂共存的氛围。

"料得吟僧,数株松下坐苍石。泉源犹是故迹"中的"吟僧"可能指的是诗人在山中偶遇的一位高僧,而"数株松下坐苍石"则是对那份宁静生活的描绘。"泉源犹是故迹"又一次唤起了对往昔时光的回忆,表达出一种对自然和历史的珍视。

"煮茶曾味古,还记游历"中的"煮茶"不仅是一种生活细节,也象征着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念。而"调水符闲,登山屐在,卻倚阑干斜日。轻阴易□"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融入,以及对于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悟。

最后的"看飘忽风云,晦明朝夕。为我飞来,傍江横峭壁"则是对山中风光变化无常的观察,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那"傍江横峭壁"更添了一份壮丽与险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是一篇融情于景、意境宽广的山水田园诗。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台城路/齐天乐(其二)游北山寺别本作雪窦寺访同野翁日东岩

云多不记山深浅,人行半天岩壑。

旷野飞声,虚空倒影,松挂危峰疑落。流泉喷薄。

自窈窕寻源,引瓢孤酌。

倦倚高寒,少年游事老方觉。幽寻闲院邃阁。

树凉僧坐夏,翻笑行乐。

近竹惊秋,穿萝误晚,都把尘缘消却。东林似昨。

待学取当年,晋人曾约。童子何知,故山空放鹤。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台城路/齐天乐

清时乐事中园赋,怡情楚花湘草。

秀色通帘,生香聚酒,修景常留池沼。闲居自好。

奈车马喧尘,未教闲了。

把菊清游,冷红飞下洞庭晓。寻泉同步翠杳。

更将秋共远,书画船小。

款竹谁家,盟鸥某水,白月光涵圆峤。天浮浩渺。

称绿发飘飘,溯风舒啸。缓筑堤沙,渭滨人未老。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台城路/齐天乐.饯干寿道应举

几年槐市槐花冷,天风又还吹起。

故箧重寻,闲书再整,犹记灯窗滋味。浑如梦里。

见说道如今,早催行李。

快买扁舟,第一桥边趁流水。

阳关须是醉酒,柳条休要折,争似攀桂。

旧有家声,荣看世美,方了平生英气。琼林宴喜。

带雪絮归来,满庭春意。事业方新,大鹏九万里。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台城路.送周方山游吴

朗吟未了西湖酒,惊心又歌南浦。

折柳官桥,呼船野渡,还听垂虹风雨。漂流最苦。

况如此江山,此时情绪。

怕有鸱夷,笑人何事载诗去。荒台只今在否。

登临休望远,都是愁处。

暗草埋沙,明波洗月,谁念天涯羁旅。荷阴未暑。

快料理归程,再盟鸥鹭。只恐空山,近来无杜宇。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