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二郎神》。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借古喻今、抒发个人情感与生活态度的诗歌。
"一筇两屦,导从比、在京差省。更不草白麻,不批黄敕,稍觉心清力省。"
这一段落描绘了诗人远离世俗纷争,隐居田园的生活状态。一筮即指编织竹器,两屦则是古代农事工具,导从比在于京差省,则透露出作者在京城中担任官职但心向田园。"更不草白麻,不批黄敕"表明诗人远离了繁杂的公文书写工作,从而感到心清力省。
"幸有善和书堪读,何必然藜芸省。且阁起庄骚,专看老易,课程尤省。"
这里,作者庆幸能拥有可供阅读的好书籍,不需要过多追求外在功名。"善和书"可能指的是道家的经典或古代哲学著作。"庄骚"则是古代诗人庄周与屈原的代表作,"老易"即指《易经》。这一切表明作者更注重于内在修养和精神的追求。
"梦境。槐阴禁苑,药翻纶省。纸裹里,有青铜钱三百,送与酒家展省。"
这段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现实的境界,"槐阴禁苑"可能是指某个静谧幽深的地方,"药翻纶省"则暗示着对道家养生之术的追求。随后提到纸裹里的青铜钱三百,送与酒家展省,则表现出诗人对于物质财富并不看重,只是为了简单生活所需。
"吊李白坟,挂徐君剑,零落端平同省。"
这一句则是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李白为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其墓地被后世所吊唁;而"徐君剑"可能指的是古代某位侠客或剑客。"零落端平同省"表达了诗人对于一切事物终将归于尘土的感慨。
"仅留得、老子婆娑,怎不拂衣华省。"
最后一句,作者提到能够保有道家始祖老子的精神遗产,不禁生出一种淡然世故的情绪,"婆娑"形容老子之道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而"拂衣华省"则是说诗人在这种心境下,更能感到简单生活的美好。
总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精神修养与内在平和的追求,以及对外界功名利禄的淡然。通过借古喻今的手法,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向往自然无为状态的心灵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