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学者陈献章所作的《世泽》组诗中的第四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家族深厚世泽的感慨和对先贤智慧的敬仰。"世泽由来远",开篇即揭示家族历史的悠久传承,暗示家族荣誉源远流长;"谁兴启迪功"则引发对祖先开创智慧的追忆和赞美。
接着,诗人将现实与历史对比,"今无夭颜子,古有圣重瞳",意指虽然现今没有像古代圣人那样具有特殊生理特征(如重瞳)的杰出人物,但对先人的崇敬之情不减。"想像千年下,凄凉百感中",诗人通过想象千年的时空,表达出对家族历史的沉思和对家族荣耀逐渐消逝的哀伤。
最后,诗人以自谦之词收尾,"痴儿何足了,徒只愧家风",承认自己作为后辈,虽无法完全承继和发扬家族的优良传统,但仍深感愧对先人的教诲和期望。整首诗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家族历史的敬畏和对自己责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