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峰大师梅花百咏(其一)

瑶英无树不精神,历惯风霜老更真。

地僻祇怜□玉者,天寒应少采香人。

难医司马消中渴,不济莱芜甑里尘。

无用只怜我与汝,年来甘让锦城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诗人通过描绘梅花在风霜中的坚韧精神,表达了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首句“瑶英无树不精神”,以瑶英比喻梅花,强调了梅花无论生长在哪棵树上都展现出非凡的精神风貌。接着,“历惯风霜老更真”一句,点明梅花经历风霜考验后更加显得真实、纯粹,体现了梅花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品格。

“地僻祇怜□玉者,天寒应少采香人”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表达了对梅花在偏远之地仍能保持高洁品质的赞赏,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梅花在寒冷天气下可能较少受到人们的赏识和采摘,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孤独与高傲。

“难医司马消中渴,不济莱芜甑里尘”两句,运用典故,借指梅花生于贫瘠之地,难以满足人们物质上的需求,同时也暗示了梅花虽不能直接解决人的实际问题,但其精神价值却能给予心灵上的慰藉。

最后,“无用只怜我与汝,年来甘让锦城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怜爱,以及愿意与梅花共享春天的甘愿。这里的“无用”并非贬义,而是强调了梅花虽不具备实用价值,但在诗人眼中却是无比珍贵的存在,象征着一种超越物质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8)

李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中峰大师梅花百咏(其二)

西湖处士旧交神,千古相知此最真。

得月总为荒径友,栖岩俱是上流人。

先将素影惊衰鬓,不为閒心恼客尘。

放鹤亭前三百树,而今无复故山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中峰大师梅花百咏(其三)

澹澹疏疏一种神,水边林下看逾真。

已无蝶翅能怜汝,不学桃花解笑人。

林静尽多閒岁月,山空应少别风尘。

日斜江路归来晚,数遍墙头屋角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中峰大师梅花百咏(其四)

蟠桃名姓注三神,尔亦前身侍玉真。

一味清虚应近道,几番荣落岂由人。

宁添白板扉边影,肯羡东华道上尘。

我本梁园旧宾客,当年曾识雪中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中峰大师梅花百咏(其五)

驿使安能寄远神,偶从村落见来真。

绨袍未必寒于我,白首徒伤老向人。

自抱孤情成独立,岂堪随俗学同尘。

万家箫鼓千门月,谁问空山寂寂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