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青玉峡

双剑插银潢,飞下作惊瀑。

奔流两山间,峡石峙青玉。

大声殷其雷,馀响乱琴筑。

澄泓神龙居,秽浊不敢触。

派别入危亭,湍激如转毂。

亭前石磴斜,快泻皱明縠。

我来濯尘缨,一览骇心目。

雾罩香炉峰,龟鹤舞见腹。

山尖应更好,恨不骑黄鹄。

老坡五字句,敛衽三敬读。

是翁久已仙,鲲鲸随绝足。

犹有出尘语,与世作轨躅。

援笔记姓名,良惭学貂续。

形式: 古风

翻译

双剑插入银河,如同瀑布般飞降。
在两山之间疾驰,峡石像青玉般矗立。
水流声如雷鸣,余音扰乱了琴瑟的和谐。
清澈的潭水是神龙的居所,污浊之物不敢靠近。
支流汇入险峻的亭子,水流湍急如车轮转动。
亭前石阶倾斜,水流倾泻,泛起明亮的涟漪。
我来此清洗尘埃,眼前的景象令我震撼。
雾气笼罩着香炉峰,龟鹤在其中翩翩起舞。
山巅之上想必更美,可惜不能骑黄鹤前往。
苏东坡的五言诗句,我恭敬地反复诵读。
这位老翁早已成仙,他的才华如鲲鹏般超越凡俗。
他仍有超凡脱俗的话语,引领世人遵循正道。
我记下他的名字,深感愧对先贤们的才学。

注释

银潢:银河。
惊瀑:壮观的瀑布。
峙:矗立。
澄泓:清澈。
尘缨:尘埃覆盖的帽带,象征世俗。
雾罩:被雾气笼罩。
黄鹄:黄鹤,古代传说中的神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壮的山水画面,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诗人以其深厚的笔力,将青玉峡的景色勾勒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仙境的向往和超脱尘世的愿望。

“双剑插银潢,飞下作惊瀑。” 这两句诗设立了全诗的基调,双剑比喻山峰之险峻,飞泻而下的水声如同惊雷,让人感到震撼。"奔流两山间,峡石峙青玉" 描绘出水在两座山之间奔腾不息,峡石被披露得如同青玉一般纯净和坚硬。

“大声殷其雷,馀响乱琴筑。” 这里的“大声”指的就是水流的巨响,与天上的雷鸣相比拟;"馀响"则是水声回荡在山谷之中,如同琴瑟作响,而“乱琴筑”则形象地描绘了水流冲击石壁的声音。

“澄泓神龙居,秽浊不敢触。” 这里诗人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神龙来比喻山中清澈的水源,表明这水质纯净而又神秘,不可亵渎。

“派别入危亭,湍激如转毂。” “派别”是指河流分叉,“危亭”则是建于险峻之地的亭子;"湍激"形容水流急遽,如同车轮旋转一般。

“亭前石磴斜,快泻皱明縠。” 这里描述的是亭前的石阶斜倚,而水则快速流淌,形成波纹如织网般清晰可见。

“我来濯尘缨,一览骇心目。” 诗人在此自述到达之时,将尘世的烦恼洗净,心灵得到了一种震撼和启示。

“雾罩香炉峰,龟鹤舞见腹。” 这两句诗描绘了山中景色,雾气笼罩着香炉峰,而仙兽龟鹤在此舞动,其腹部也清晰可见。

“山尖应更好,恨不骑黄鹄。” 诗人对山尖之美景爱不释手,同时又表达了想要骑乘传说中的黄鹄鸟飞升的愿望。

“老坡五字句,敛衽三敬读。” 这里的“老坡”可能是指诗人自称,或者是对某位前辈诗人的尊称;“五字句”则是指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五言绝句;"敛衽三敬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类诗句的崇敬和反复吟咏。

“是翁久已仙,鲲鲸随绝足。” 诗中的“是翁”可能是指诗人自称,或者是对某位得道高僧的尊称;"久已仙"表明此人已经达到了仙境;"鲲鲸随绝足"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与世隔绝,如同传说中大鱼鲲鲸化龙一般。

“犹有出尘语,与世作轨躅。” 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已经超脱尘世,但仍然保留着一些对尘世的关注和交流。

“援笔记姓名,良惭学貂续。” 最后两句诗则是诗人表示将要提笔记录下自己的名字,同时也感到羞愧,因为自己还在学习前辈贤人的智慧和才华,如同学貂(一种传说中能模仿人类行为的动物)一般。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能力,也透露出他对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的强烈愿望。

收录诗词(244)

李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籍贯:记诵过
  • 生卒年:1122—1198

相关古诗词

游铅山石井

碧玉罅中仙洞府,玻瓈无底涵烟雨。

好将润泽天下施,沾溉宁论数千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麌]韵

琴友

金玉声清圆,鸾凤势翔舞。

重是古人风,勿效儿女语。

形式: 五言绝句

登徐孺子亭

昔贤久矣埋黄土,独有清风翳环堵。

曾将一束奠生刍,今与游人闹歌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麌]韵

登赋堂

紫云之山几千丈,势压岷峨欲争长。

茫茫巨浸擘山开,万穴鱼龙寄深广。

眼明遥见使君家,华堂夜魄栖檐牙。

手钓峡流揖峰翠,裾佩缥缈凌云霞。

仲宣登楼炫能赋,字字悲啼叹飘寓。

他人有心予忖之,魏夺刘倾渠不顾。

使君胸著万卷书,向来游戏从鱼符。

拂衣归卧唤不出,但有忧国心郁纡。

日落未落飞鸟灭,却立阑干思横发。

一川樵牧歌太平,万古关河感亡国。

丽词落纸焕黼裳,细研物变穷天藏。

凭谁荐之九天上,我无羽翮不得将。

公乎岂久榛棘下,狗监犹能援司马。

子虚大人何足云,愿赋蒸民追大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