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赋堂

紫云之山几千丈,势压岷峨欲争长。

茫茫巨浸擘山开,万穴鱼龙寄深广。

眼明遥见使君家,华堂夜魄栖檐牙。

手钓峡流揖峰翠,裾佩缥缈凌云霞。

仲宣登楼炫能赋,字字悲啼叹飘寓。

他人有心予忖之,魏夺刘倾渠不顾。

使君胸著万卷书,向来游戏从鱼符。

拂衣归卧唤不出,但有忧国心郁纡。

日落未落飞鸟灭,却立阑干思横发。

一川樵牧歌太平,万古关河感亡国。

丽词落纸焕黼裳,细研物变穷天藏。

凭谁荐之九天上,我无羽翮不得将。

公乎岂久榛棘下,狗监犹能援司马。

子虚大人何足云,愿赋蒸民追大雅。

形式: 古风

翻译

紫云山高耸入云,气势压过岷山峨眉,仿佛要争夺天地之长。
浩渺的大湖分开山峦,无数洞穴中鱼龙潜藏,生活广阔而深远。
目光远眺可见使君府邸,华美的厅堂夜晚静谧,如同月光洒在屋檐。
手握钓竿,在峡流间行礼致敬翠绿山峰,衣带飘逸如云霞缭绕。
像王粲登楼展示才情,每字句都充满哀伤,感叹自己的漂泊生涯。
他人有心我揣测,魏夺汉室,刘氏倾覆,他全然不顾。
使君胸藏万卷诗书,平日游戏于政事,手中鱼符象征权力。
拂衣归去,呼唤不应,只有忧国之情郁结心中。
日暮时分,飞鸟归巢,他独立栏杆,思绪万千。
满川樵夫牧童歌唱太平,千年历史让人感慨国家兴衰。
华丽的文字跃然纸上,深入探究万物变化,探索天道的奥秘。
谁能将这美文送上天庭?我没有翅膀,无法送达。
您怎能长久沉沦草野,即使是狗监也能援引司马的先例。
子虚大人不足挂齿,我愿以百姓为题,追求高尚的文学风范。

注释

紫云之山: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势压岷峨:形容山势威猛,超过岷山和峨眉。
华堂:华丽的厅堂。
鱼符:古代传达命令的信物。
拂衣:挥袖而去,表示离开。
狗监:古代官职,负责宫廷事务。
子虚大人:虚构的人物,比喻不切实际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吕的作品,名为《登赋堂》。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怀才不遇、忧国忧民之情的山水田园诗。

紫云之山几千丈,势压岷峨欲争长。

开篇即以壮丽的自然景观铺陈,紫云之山高耸入云,其气势非凡,与岷峨相比,仿佛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竞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雄浑与不甘平庸。

茫茫巨浸擘山开,万穴鱼龙寄深广。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幅波涛汹涌、山谷幽深的画面,水势浩大,似乎能将山峰洞开,万壑皆藏鱼龙,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神秘与辽阔。

眼明遥见使君家,华堂夜魄栖檐牙。

诗人远眺,使君之家清晰可见,那华美的厅堂在夜晚显得尤为幽深,仿佛有着超自然的气息。

手钓峡流揖峰翠,裾佩缥缈凌云霞。

这里则是诗人亲自体验山水之美,用手钓鱼、用衣带拂过绿色如织锦的山峰,裾角随风飘扬,与云霞相辉映。

仲宣登楼炫能赋,字字悲啼叹飘寓。

诗人提及东汉文学家仲宣(即杨修),其文辞华丽而又带着哀婉之情,每一个字都似乎蕴含无限的感慨。

他人有心予忖之,魏夺刘倾渠不顾。

诗人表达了对他人的理解与同情,同时也提到了历史上的魏、晋朝代更迭,以及刘伶(即刘备)的英雄事迹,却又似乎无所谓。

使君胸著万卷书,向来游戏从鱼符。

使君胸怀壮志,拥有丰富的学问与文化积累,但生活中却不乏玩世现象,从“鱼符”一词亦可见其生活中的随遇而安之态度。

拂衣归卧唤不出,但有忧国心郁纡。

诗人在描述使君的生活方式后,转而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即便是外表看似悠然自得,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为国家担忧的心情。

日落未落飞鸟灭,卻立阑干思横发。

黄昏时分,鸟儿归巢,一切皆已平静,而诗人却站在栏杆之上,思绪万千,无从排解。

一川樵牧歌太平,万古关河感亡国。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樵夫与牧人的歌声,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历史上失去的国家的深切怀念。

丽词落纸焕黼裳,细研物变穷天藏。

诗人的文字美如织锦,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雕琢,但在探索万事万物的变化时,却感到天地间的奥秘难以穷尽。

凭谁荐之九天上,我无羽翮不得将。

诗人自问,在这广阔的世界中,靠什么力量能够推荐自己到那高远的九天?但自己又没有羽翼,无力飞升。

公乎岂久榛棘下,狗监犹能援司马。

这里,诗人质疑着,为何身处险恶如榛棘之中,而那些卑鄙小人却能够像古时的司马(即司马迁)那般得到提拔。

子虚大人何足云,愿赋蒸民追大雅。

最后,诗人向着“子虚”这位大人发问,为何需要谈论这些,而自己则希望能赋予蒸民以歌,追寻古代的崇高艺术境界。

收录诗词(244)

李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籍贯:记诵过
  • 生卒年:1122—1198

相关古诗词

答官仲儒

风俗去古远,人伪日败常。

故知取士法,时焉立纪纲。

设科发自汉,糊名始于唐。

前辈务实学,倡道赖欧阳。

当世所得盛,登用多俊良。

倒指几百年,讲求屡更张。

迩来取进士,轻快好文章。

唾手镵雁塔,转身簉鸳行。

莫论稽古力,所贵时学长。

自顾本迂拙,下语愁肺肠。

虽云事场屋,浪逐槐花忙。

竟如卞和璧,三献足已伤。

既然违好尚,敢不知括囊。

酿渚溪之泉,可以供酒浆。

拾东园之果,可以资糇粮。

耦语古圣贤,曝背傲羲黄。

义命要不愧,胡为乎皇皇。

故人弗予弃,妙句深激昂。

清逸庾谢迫,风骚屈宋旁。

报言乏琼琚,微吟频寒螀。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跋晦翁游大隐屏诗

晦公词翰妙天下,可见元无一点尘。

为问争珠谁得者,须还趯倒净瓶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感兴

聚灭元同水上沤,痴人贪著不知休。

生便当路栽荆棘,死代群雏作马牛。

上陇计全谋蜀道,长城功半废沙丘。

古来大手犹如此,只合将心向内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椿径

栽培护灵根,夹道若车盖。

坐待八千岁,俨立风雨外。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