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行路难二首(其二)》由明代诗人刘绩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人生的复杂与友情的珍贵。
诗的开头以“盆中丝”为喻,形象地表达了事物在短时间内变化无常,暗示了人生道路的不确定性。接着,“男儿重交谊,何为中路多反覆”一句,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并对中途变故表示了深深的遗憾。诗人回忆起与友人的深厚情谊,感叹“一言忤意成蒂芥”,即使是最微小的误会也可能成为心结,破坏了原本坚固的友谊。然而,诗人并未就此沉沦,而是以“金石之好为消沈”来表达对友情的坚守,即使面对误解和困难,也要像金石一样坚定。
“四座且勿叹,听我抚节歌路难”这一句,鼓励人们面对生活的艰难,不要轻易叹息,而应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诗人引用“管鲍旧时事”,即春秋时期管仲与鲍叔牙的深厚友谊故事,以此来提醒后人珍惜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人高尚节操的敬仰。最后,“落落园中松柏树,几曾霜雪一摧残”以松柏不畏严寒的形象,象征着真正的友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会因为外界的困难而被摧毁。
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意深刻,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