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孙学士以诗见寄因次本韵继和三章用为酬赠(其三)

山前衙署枕河湄,遂意荣居事可知。

华省图书虽暂别,故乡风物似相随。

绕城奔浪喧更鼓,隔岸征帆映酒旗。

刻石将同王阁长,永留遗爱向歌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山前的官署依傍着河边,惬意安居的事实显而易见。
虽然暂时离开了繁华的省府藏书之地,但家乡的风景似乎一直伴随着我。
城外的江水环绕,波浪声中传来更鼓声,对岸的酒旗倒映在船帆上。
我期待着刻下这些诗句,如同王勃的滕王阁诗篇般长久流传,永远留下爱民的美名在诗歌中。

注释

山前:官署所在的位置。
衙署:古代官府。
枕河湄:紧邻河边。
遂意:称心如意。
荣居:美好的居住环境。
华省:繁华的省份或省府。
图书:藏书之处。
暂别:暂时离开。
故乡风物:家乡的景物。
绕城:环绕城市。
奔浪:汹涌的江水。
喧更鼓:喧嚣中听到更鼓声。
隔岸:对岸。
征帆:远行的船只。
刻石:刻在石头上以纪念。
王阁长:像王勃的滕王阁诗篇那样长久。
遗爱:遗留的爱民之情。
歌诗:诗歌传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孙学士寓居山水之间的惬意生活,以及他对故乡和文化的深深眷恋。首句"山前衙署枕河湄"形象地写出官署位于河边的宁静环境,显示出主人的高雅情趣。"遂意荣居事可知"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的满足和对自己仕途成就的认可。

颔联"华省图书虽暂别,故乡风物似相随"暗示了孙学士虽然身在繁华之地,但心中仍挂念着家乡的风土人情,体现出浓厚的乡愁情怀。"绕城奔浪喧更鼓,隔岸征帆映酒旗"通过描绘城市的夜晚景象,浪声与更鼓交织,以及远处酒旗点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动的画面。

尾联"刻石将同王阁长,永留遗爱向歌诗"表达了诗人希望孙学士的德行和政绩能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一样流传后世,成为人们歌咏的对象。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收录诗词(395)

魏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字:仲先
  • 号:草堂居士
  • 籍贯:陕州陕县
  • 生卒年:960—1020

相关古诗词

河中孙学士以诗见寄因次本韵继和三章用为酬赠(其二)

入居兰省归群望,出守薄关自圣知。

清禁乍辞仙漏远,白楼闲上彩笺随。

伯夷庙下停金勒,大舜门中亚绣旗。

遥想雄藩多少境,祇应公暇遍留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河中孙学士以诗见寄因次本韵继和三章用为酬赠(其一)

表里山河舜帝基,圣君馆殿选贤知。

开筵想任佳人拥,游寺应嫌俗吏随。

政讶龚黄推绝席,文疑元白竖降旗。

逍遥楼迥闲登处,几感皇唐御制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知玄武县薛秘丞继示手书因以谢

至交忘贵贱,岂可与常论。

少似君书札,多于我梦魂。

杨岐从蜀邑,雁递到烟村。

倒箧时将读,谁言我眼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经嵩阳废观因有戏题

嵩阳多废观,欲验少碑文。

地属村夫子,苔漫石老君。

草生泉更浸,松死烧犹焚。

欲问神仙事,悠悠空白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