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京中有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今年外出游玩的时候,自己独自来到了长安,没有朋友同游心中带着春愁来看春天,没有了春天的感觉。
上林苑中的花白白地开放了,细柳营前的柳叶也徒有新芽。
朋友们这时在南桥应该玩得正是尽兴,将军府里朋友们欢聚都不愿散去。
我在这里向着遥远的洛阳,对着春天的景物说,等我和朋友再相聚的时候明年的春天一定要加倍地还给我一个更美的春色啊!

注释

游寓:寓寄他乡。
秦:指长安。
上林苑: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今已无存。
这里借指长安园林。
徒:徒然。
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渭河北岸。
这里借指军营。
漫:随意,没有约束。
南桥:洛阳城中一游览处。
西第:东汉外戚梁冀为大将军,起府第在洛阳城西。
这里泛指豪华府第。
留宾:汉游侠陈遵,豪饮好客,宴会时常取客人车辖投入井中,以防客人中途离去,留宾即出自此曲故。
风日:指洛阳的春日美景。
这里是借代在洛阳赏春的朋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里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开篇“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对于这个时节本应欣赏却又不能尽兴的复杂感情。这里的“独游秦”暗示了一种孤独与异乡飘零之感。

接着,“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写出了春天景色,花朵在上林苑中盛开,细柳在营前生长,但这美好景致却无人共享,只能徒增愁思。诗人的情感通过这些自然景物得到了传达。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则是对友人的提问,表明诗人渴望得到朋友的消息,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期待与牵挂之情。

最后,“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通过寄语洛城的方式,传达了诗人希望来年能在这美好的季节中重返故土,与亲朋好友共享春色的愿望。这里的“倍还人”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期待,也是一种对生活、对情感的渴求。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是一首充满乡愁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的诗篇。

收录诗词(43)

杜审言(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 字:必简
  • 籍贯:中国唐朝襄州襄阳
  • 生卒年:约645-708

相关古诗词

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

行止皆无地,招寻独有君。

酒中堪累月,身外即浮云。

露白宵钟彻,风清晓漏闻。

坐携余兴往,还似未离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高郎中北使

北狄愿和亲,东京发使臣。

马衔边地雪,衣染异方尘。

岁月催行旅,恩荣变苦辛。

歌钟期重锡,拜手落花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崔融

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

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

旌旃朝朔气,笳吹夜边声。

坐觉烟尘扫,秋风古北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重九日宴江阴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

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