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融

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

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

旌旃朝朔气,笳吹夜边声。

坐觉烟尘扫,秋风古北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君王将派遣大将出师远征,你作为书记官也奉命随行。
饯别的酒宴规模十分盛大,雄壮的军威轰动整个洛城。
军旗在早晨的寒气中飘扬,胡笳在夜晚的边境上传鸣。
你稳坐中军筹划灭敌计谋,北方的边境秋天就能平定。

注释

行出将:将要派遣大将出征。
书记:崔融为节度使掌书记之官。
祖帐:为送别行人在路上设的酒宴帷帐。
连河阙:从京城连续到黄河边。
阙,宫殿。
指京城。
军麾:军旗,这里代指军队。
洛城:洛阳城。
旌旃:旗帜、军旗。
朔气:北方寒冷的空气。
笳:即胡笳。
一种管乐器,汉魏时流行于塞北和西域,军营中常用作号令。
边声:边界上的警报声。
坐觉:安坐军中,运筹帷幄。
烟尘:古时边境有敌入侵,便举火焚烟报警,这里指战事。
古北:指北方边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君王远征的壮观场景,展现了古代军事行动的雄伟气势。开篇“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两句,直接点明了君王率领将士远征的主题,同时提到了书记随军而行,这不仅展示了战争的规模,也体现了文武并重的管理方式。

紧接着,“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进一步描绘了军队的庞大与威严。祖帐指的是皇帝的御营,连河阙则形象地表达了营帐延伸至河边,显示出军队的浩瀚;而“军麾动洛城”则说明了军队活动的范围之广,洛城在古代是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之一。

诗中的“旌旃朝朔气,笳吹夜边声”通过旗帜(旌旃)和军中乐器(笳)的描述,传递了战争即将爆发的紧张氛围。朔气指的是边塞之地的寒冷,笳吹夜边声则是对边疆战事的生动描绘。

最后,“坐觉烟尘扫,秋风古北平”这两句诗,则让人感受到战争之后的宁静与和平。坐觉烟尘扫,表明了战争带来的混乱已经过去,而秋风古北平,则是对战争结束后自然景象的描写,传递出一份平和与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君王远征场面的细腻刻画,不仅展现了战争的壮观,更透露出作者对于战争与和平转换的心境。

收录诗词(43)

杜审言(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 字:必简
  • 籍贯:中国唐朝襄州襄阳
  • 生卒年:约645-708

相关古诗词

重九日宴江阴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

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除夜有怀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

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

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夏日过郑七山斋

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

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

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

洛阳钟鼓至,车马系迟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旅寓安南

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

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