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移来菊本已成丛,潦退园篱失笑空。
梦蝶自应知境幻,问牛谁谓可年丰。
渺茫天地浮秋水,寂历溪山截暮虹。
蛩咽莫禁莎砌湿,万愁愁付酒杯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嗣杲的作品,题为《水退小园散步时垂替感赋》。诗中描绘了诗人因水退后小园景致的变化而引发的感慨。首句“移来菊本已成丛”写出了园中菊花经过迁移,原本已经繁茂成群。然而,“潦退园篱失笑空”一句,通过“潦退”和“失笑空”表达了园篱在积水退去后的荒凉与寂寞,仿佛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接下来,“梦蝶自应知境幻”借梦境中的蝴蝶暗示世事如梦,变化无常。“问牛谁谓可年丰”则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丰收的不确定和人生的不确定性。诗人身处“渺茫天地浮秋水”之中,感受到天地间秋天的苍茫和溪山傍晚的寂静,同时映照出自己的孤独和迷茫。
最后两句“蛩咽莫禁莎砌湿,万愁愁付酒杯中”,通过秋虫的哀鸣和湿润的莎阶,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诗人将满腹愁绪寄托于酒杯,表达了深沉的忧思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小园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的感慨和内心的迷茫,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不详
眉目如生骨骼寒,后来曾纪短碑顽。
双垂长耳过肩角,千古遗躯落世间。
覆履有方随迹灭,守龛无语向僧閒。
想知自丑难遮断,两扇禅扉及早关。
南港虚明架石梁,寺楼钟鼓几斜阳。
相传亭跨危基壮,谁见桥横古道长。
澄水闸荒沙草碧,清波门近市尘黄。
凤凰山在阑干外,玉抺烟屏鹭一行。
横陈翠葆列烟屏,联步苍林想典刑。
二老相分龙井岭,一时如过虎溪亭。
风吹贴石丛篁碧,雨剥题名晕藓青。
更有涧流朝暮落,此声不厌客来听。
尘外乾坤岂易窥,上方寻胜短筇随。
病僧借榻山衣破,卧佛当门石塔危。
乱竹迸阶交密树,荒苔沿壁缠疏枝。
幅巾居士修行久,爱说浮光死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