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西台侍郎上官公挽歌

宇内文儒重,朝端礼命优。

立言多启沃,论道盛谋猷。

顾日琴安在,冲星剑不留。

徒怀东武襚,更掩北原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世间文人儒士备受尊重,朝廷中礼仪和任命都给予厚待。
他们的言论常常启发和教诲,讨论治国之道充满深思熟虑的策略。
然而昔日的琴瑟之音何处寻觅,曾经的剑气已不再留存。
空怀对东武之地的追忆,又只能覆盖北原的陵丘。

注释

宇内:世间。
文儒:文人儒士。
重:尊重。
朝端:朝廷。
礼命:礼仪和任命。
立言:言论。
启沃:启发教诲。
论道:讨论治国之道。
谋猷:策略。
顾日:昔日。
琴安在:琴瑟之音何处。
冲星剑:剑气。
不留:不再留存。
东武襚:对东武之地的追忆(可能指代某地或历史记忆)。
北原丘:北原的陵丘。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乂为纪念上官公而作的挽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上官公的品德和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

“宇内文儒重”表明上官公在朝廷中以文儒之名重于世,地位尊贵。“朝端礼命优”则强调他严守礼法,行为举止都符合礼仪的要求。接着,“立言多启沃,论道盛谋猷”显示了上官公不仅口才出众,而且在讨论国家大计时,也总是能提出卓越而深远的见解。

诗人在“顾日琴安在,冲星剑不留”中表达了一种哀愁的情绪,可能是在暗示上官公虽然已去,但他的精神和智慧如同琴声一样永存,而他曾经挥舞的剑,如今也只剩下回忆。紧接着,“徒怀东武襚,更掩北原丘”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上官公的怀念之情,仿佛在空无一物中寻觅着对方的身影。

整首诗语言庄重而又不失文采,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上官公的卓越形象和诗人的哀思之情。

收录诗词(39)

李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侍宴芙蓉园应制

水殿临丹籞,山楼绕翠微。

昔游人托乘,今幸帝垂衣。

涧筱缘峰合,岩花逗浦飞。

朝来江曲地,无处不光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

初日承归旨,秋风起赠言。

汉珠留道味,江璧返真源。

地出南关远,天回北斗尊。

宁知一柱观,却启四禅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哭仆射鄂公杨再思

端揆凝邦绩,台阶阐国猷。

方崇大厦栋,忽逝巨川舟。

白日铭安在,清风颂独留。

死生恩命毕,零落掩山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高安公主挽歌二首(其一)

汤沐三千赋,楼台十二重。

银炉称贵幸,玉辇盛过逢。

嫔则留中馈,娥辉没下舂。

平阳百岁后,歌舞为谁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