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天庆观

真人蹑身凌紫霞,下悯浊世长咨嗟。

崇楼杰阁耀金碧,开阐至道非雄夸。

仙茅连山可度世,守此规规如井蛙。

灵云一笑万事毕,到今福地空桃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真人轻盈地踏过紫色的云霞,对下方污浊的世界深感忧虑并叹息。
高大华丽的楼阁闪耀着金色和碧绿,宣扬的至高道理并非炫耀自大。
仙草连绵的山脉能引导世人超脱,但此人却像井底之蛙,只守着狭隘的规则。
灵云一笑间,世间万事皆了结,如今的福地只剩空荡荡的桃花盛开。

注释

真人:指修真者或有道之人。
凌:超越。
紫霞:象征仙境或神秘的天空。
悯:怜悯。
浊世:污浊混乱的世界。
咨嗟:叹息。
崇楼杰阁:高大的楼阁。
耀金碧:闪烁着金光和碧绿。
至道:最高的真理或哲学。
雄夸:夸耀或自大。
仙茅:传说中的仙药。
连山:连绵的山脉。
度世:超脱世俗。
井蛙:比喻视野狭窄的人。
灵云:可能指仙人或神秘的力量。
一笑:轻松的一笑。
万事毕:所有事情都解决。
福地:吉祥美好的地方。
空桃花:形容桃花盛开但无人欣赏,暗示空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道者在高耸的紫霞之上,俯视尘世,感慨万千。诗中“崇楼杰阁耀金碧”一句,形容的是天庆观的壮丽建筑,它不仅外表辉煌,而且蕴含深厚的道教文化和精神内涵。“开阐至道非雄夸”则表明这里传授的道法,是真理之所在,不需夸张吹嘘。"仙茅连山可度世,守此规规如井蛙",用了“仙茅”和“井蛙”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修炼者应像仙草一样与道法相连,如同井中之蛙,不为外界所动摇。

"灵云一笑万事毕,到今福地空桃花"则是对得道后的境界描写。灵云可能指的是高处的云彩或心中的灵光,一旦悟到了生命真谛,就如同一阵清风吹过,所有世间繁杂尽消失无踪。而“到今福地空桃花”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达观自在的心境。"桃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世间的诱惑或是凡人的追求,而诗人却已超然物外,不再为之所动。

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于现实世界的某种超越和对道法修炼的向往,通过景物描写和意境营造,表达了作者对于精神层面追求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吹衣亭

马上衣衫涴尘土,敛板权门腰伛偻。

冷风天上呼不来,厚颜如甲汗如雨。

星郎高韵凌云烟,天籁唤归酌流泉。

人间热恼醺不到,亭上鹤衣飘欲仙。

君方醉乐人愁绝,何如御此登天阙。

叩天借取衣上风,吹下九州作春色。

形式: 古风

题显亲庵谨次严韵

寒芦败苇秋风严,魏紫姚黄春色妍。

谁能不随天地转,开阖自我古无前。

秋花忽从三月盛,引得好诗来相庆。

为见漫空儿女姿,义气稍回君子正。

我顷失鱼缘钩直,抱璞未酬不须泣。

天生我辈岂偶然,但驱百怪归篇什。

惭愧梅仙情最亲,期我看花三省身。

已趁春风聊一笑,更仿秋霜不改春。

形式: 古风

题梅斋

江边芦苇风飕飕,东君一点破寒愁。

窗间疏影横春瘦,枕上冷香寻梦幽。

夜半竹折惊残雪,醉起捲帘千山月。

肺腑洗空龙麝腥,落笔天香斗清绝。

形式: 古风

避地山谷

大禹不到处,石壁谁凿开。

云端欲相搏,飞出白云来。

馀沫乱飞雪,雄声敌春雷。

溯流涌百尺,银山陟崔嵬。

顾我虽逐客,解雨已春回。

嗟此天尽处,胡为乎来哉。

萱堂有垂白,蓬室纷提孩。

内外三百指,奔窜若为怀。

我疑云水间,亦有天下才。

何时日三锡,一振纪律颓。

羲和傥中天,六合无氛埃。

鼠壤与蚁穴,不风当自摧。

坐令陋巷中,依旧乐颜回。

亦能书夷狄,朝会叩天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