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梁诗

日月星辰和四时。骖驾驷马从梁来。

郡国士马羽林材。总领天下诚难治。

和抚四夷不易哉。刀笔之吏臣执之。

撞钟伐鼓声中诗。宗室广大日益滋。

周卫交戟禁不时。总领从官柏梁台。

平理请谳决嫌疑。修饰舆马待驾来。

郡国吏功差次之。乘舆御物主治之。

陈粟万石扬以箕。徼道宫下随讨治。

三辅盗贼天下危。盗阻南山为民灾。

外家公主不可治。椒房率更领其材。

蛮夷朝贺常会期。柱枅欂栌相枝持。

枇杷橘栗桃李梅。走狗逐兔张罘罳。

啮妃女唇甘如饴。迫窘诘屈几穷哉。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统治天下的艰难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开篇便提及日月星辰与四时,展示了一种宇宙秩序的把握,也是对帝王掌控自然周期的理想化表达。接着,“骖驾驷马从梁来”则是在描绘帝王出行的壮观场景,显示了国家机器的运转和君主权力的象征。

“郡国士马羽林材”一句,则是对国家资源的总体把握,从军事、行政到经济等各个层面。紧接着,“总领天下诚难治”表达了统治一个庞大的帝国所面临的挑战和复杂性。

“和抚四夷不易哉”则是对外部蛮夷民族和解政策的反思,显示了帝王在处理边疆事务上的智慧与困难。"刀笔之吏臣执之"可能是在强调文武官员对于国家治理所扮演的角色。

“撞钟伐鼓声中诗”则是对音乐、礼仪和文化教育的重视,通过音乐来表达一种政治和道德秩序。"宗室广大日益滋"展示了皇族势力的扩张与强盛,而"周卫交戟禁不时"可能是在反映军队的警备状态和对时间的紧迫感。

“总领从官柏梁台”则是帝王对行政体系的直接领导,"平理请谳决嫌疑"是在处理国家事务中的公正与透明。"修饰舆马待驾来"则是在准备帝王出行的各种物资和仪式。

“郡国吏功差次之”可能是对地方官员业绩的考核和排序,而"乘舆御物主治之"则是帝王对国家事务的直接掌控。"陈粟万石扬以箕"一句,是对农业生产的关注,通过对谷物的堆积来展示国力。

“徼道宫下随讨治”可能是在反映皇帝亲自处理国家大事的决心和行动,而"三辅盗贼天下危"则是在强调边疆安全问题的紧迫性。"盗阻南山为民灾"是对内部叛乱对百姓所带来的灾难的描写。

“外家公主不可治”可能是在反映宫廷内部矛盾和家族争斗难以解决,而"椒房率更领其材"则是在强调皇族血脉的重要性。"蛮夷朝贺常会期"显示了对外部民族关系的处理与对外交往的期待。

“柱枅欂栌相枝持”一句,通过树木枝叶的比喻来表达国家机器各部门之间协调合作的重要性。"枇杖橘栗桃李梅"则是在描绘自然景象,或许是对宫廷生活的一种写照。

“走狗逐兔张罘罳”一句,通过打猎场面来展示帝王权力的壮观与娱乐,而"啮妃女唇甘如饴"可能是在描绘后宫生活的奢侈与美好。最后,“迫窘诘屈几穷哉”则是在反映统治者在处理种种困难和矛盾时的心力负担。

整首诗通过对帝王日常活动、国家大事、边疆安全、宫廷生活等多个层面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庞大帝国的运作与其内部外部问题,同时也流露出统治者对于如何更好地治理天下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

刘彻(汉)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汉的第7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汉武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晚年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征和四年下罪己诏。公元前87年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 生卒年:公元前156年-前87年

相关古诗词

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形式: 古风

瓠子歌

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

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钜野溢。鱼弗郁兮柏冬日。

正道驰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

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

皇谓河公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

啮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

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回兮迅流难。

搴长筊兮湛美玉。河公许兮薪不属。

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

隤林竹兮揵石菑。宣防塞兮万福来。

形式: 古风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与刘伯宗绝交诗

北山有鸱,不洁其翼。飞不正向,寝不定息。

饥则木揽,饱则泥伏。饕餮贪污,臭腐是食。

填肠满嗉,嗜欲无极。长鸣呼凤,谓凤无德。

凤之所趣,与子异域。永从此决,各自努力。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