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

颜渊短于命,盗蹠终以寿。

贞廉迫齑盐,淫富酒肉臭。

奸凶恶不报,良善吉罔佑。

兰蕙花易衰,萧艾根易茂。

虽云物有数,天意实大缪。

赋予亦既偏,视听复贸贸。

是非竟何在,斯理孰可究。

问天天不言,纳纳自昏昼。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鉴赏

这首诗《问天》由明代诗人董纪所作,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对命运不公、善恶难辨以及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首句“颜渊短于命,盗跖终以寿”将儒家推崇的圣人颜渊与被视为暴民的盗跖进行对比,指出命运的不公。颜渊一生清贫,最终早逝;而盗跖却长寿。这种对比引发了对命运公正性的质疑。

接着,“贞廉迫齑盐,淫富酒肉臭”进一步阐述了道德与命运之间的关系。廉洁正直之人生活困苦,而贪婪奢侈者却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也是对命运不公的直接控诉。

“奸凶恶不报,良善吉罔佑”则揭示了善恶不分、正义得不到伸张的社会现实。奸诈凶恶之人未受到应有的惩罚,善良之人却得不到保护,这种现象令人感到困惑和不满。

“兰蕙花易衰,萧艾根易茂”运用自然界的比喻,指出美好事物容易消逝,而恶劣之物却能迅速生长。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现象的描述,也暗含了对社会风气的批评。

“虽云物有数,天意实大缪”表达了对命运和天意的怀疑。虽然人们相信万物皆有定数,但实际的天意却往往与人们的期待相违背。

“赋予亦既偏,视听复贸贸”指出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以及人们在认知上的局限性。资源的分配偏向某些人,而人们的判断和理解也常常存在偏差。

“是非竟何在,斯理孰可究”提出了对道德标准和真理的追问。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是非界限变得模糊,难以找到明确的答案。

最后,“问天天不言,纳纳自昏昼”表达了对上天沉默的无奈和对现实的失望。面对无法解释的现象和问题,人们只能默默承受,时间在无尽的循环中流逝。

综上所述,《问天》一诗通过对命运、道德、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命运不公的深切忧虑,以及对社会公正和道德价值的强烈渴望。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螳螂捕蝉歌

蜘蛛网破蜻蜓走,燕子穿花避鸦舅。

幽人睡起静中观,更有蝉声在高柳。

螳螂捕蝉蝉未知,黄雀又拟螳螂后。

儿童调黐欲黏雀,竿动雀惊儿缩手。

须臾螳螂亦引去,彼蝉蚩蚩得无咎。

世间万事无不然,人或设机天却否。

莫将閒虑挂眉头,不如且进杯中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采桑曲

清晨采桑露如雨,妾身本是良家女。

使君有妇妾有夫,妾请使君听妾语。

人生节义重移山,一女二夫非等閒。

秋胡黄金道旁意,直见生死嫌疑间。

不惜朱颜镜中老,只恐蚕多叶稀少。

蚕多叶少蚕苦饥,蚕少不堪衣债讨。

朝桑暮桑欲如何,缫车未停催上梭。

无心巧妆浓画蛾,镜台蛛丝萦网罗。

形式: 古风

存介斋箴

人或未然,我审其几。人图已然,我防其微。

静而能虑,动则弗违。避恶如仇,从善如归。

毋蔽尔明,视于无形。毋塞尔聪,听于无声。

悔吝先觉,咎从何生。是谓存介,慎保令名。

形式: 四言诗

读书庄为张梦辰

榆柳荫我门,萝薜网我屋。

开窗与山对,逶迤见深谷。

风来地如扫,云傍檐下宿。

药苗青盖畦,桑柘连村绿。

半间鹤平分,清玩靡不畜。

纵横列左右,画卷杂诗轴。

无侣酒一壶,有客棋再局。

好琴弃书置,惜书典琴赎。

笔床乾燕泥,茶烟暗溪竹。

同游半纡绂,诸弟皆食禄。

经年不入市,邻曲还往复。

黄鸡啄黍肥,今岁畬田熟。

新春已储庤,机鸣绢盈柚。

衣食在温饱,官赋期早足。

理乱既不知,亦竟忘宠辱。

白头抱遗经,自课儿曹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