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渊四时歌(其三)

杨柳矶头天万里,长笛一声风不起。

翠洒千峰日映烟,清涵双涧霞通水。

季鹰底事却思归,岂是鲈鱼轻别离。

晚知□悔又何益,湾头钓竿君好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哲理之思。

首句“杨柳矶头天万里”,以广阔的视角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辽阔无垠的天地之中,杨柳依依,矶石静立,天际线无限延伸,营造出一种开阔而深远的意境。次句“长笛一声风不起”,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声悠扬的笛声响起,却未引起丝毫风动,这不仅表现了笛声的悠远和静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接着,“翠洒千峰日映烟,清涵双涧霞通水”,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川之美。翠绿的山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烟雾缭绕,显得格外生动;清澈的溪流中,霞光与流水交织,呈现出一幅和谐而美丽的画面。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欣赏。

然而,诗人的思绪并未停留在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上,而是转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季鹰底事却思归,岂是鲈鱼轻别离。”这里引用了晋代张翰(字季鹰)因思念家乡的鲈鱼而辞官归隐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思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人选择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晚知□悔又何益,湾头钓竿君好持”,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许。意思是,即使知道过去的选择有误,也无法改变,重要的是把握现在,享受当下,或许在湾头垂钓,也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与释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元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55)

何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渊四时歌(其四)

寒鸦万点落叶赤,山风萧萧野日白。

池上梅花俱有情,林间茅舍元无客。

人言梅花知岁寒,花亦偶然冰雪间。

向来群芳令欲尽,兰芽已动春将还。

形式: 古风

宿紫玄洞天

閒招双白鹤,驾我吹玉笙。

去谒紫玄君,飞飞入青冥。

石古天风吹不剥,银汉残波厓畔落。

万年碧树春长花,花间弭节听天乐。

戏拈北斗柄,细酌瑶露团。

八面烟霞沧海曙,四垂星月碧天寒。

珊珊晓佩人间去,万顷飞尘入挥麈。

徜徉九县卖金丹,邂逅千秋人未度。

形式: 古风

寄题疏山寺半閒禅房

往时沿溯盱毋川,李花阴阴曾系船。

丰茸沙草取幽径,叩关一礼白云禅。

千柱空廊绝人迹,苍苔乱点飞红妍。

松香四袭翠滴雨,江影半侵明映烟。

鹳鹤流声出岩谷,轻霏忽散风锵然。

长哦欲写不能就,每寄清梦时周旋。

秋风吹空客如仙,名山有记持相传。

乃知昙花解重现,弹指一瞬五百年。

经阁香台雪几春,戏成小果留人天。

先师吾乡白云寺,卓锡尚令题榜鲜。

半间之半可著我,呼童亟办青行缠。

身前旧境馀一念,定许邻舍香茅编。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郝思温大字歌

东山手提雪庵笔,笔中出此万钧力。

重如岱岳镇坤维,奇如古鼎跃泗侧。

点如沧海之碣石,直如参天之古柏。

曲如老龙恣盘挐,横如方城立铁壁。

快如大泽斩蛇剑,妖夔幻魈□辟易,巨灵引指太华擘。

三千狮子座,举臂可移得。

偶然挥毫□,世间壮士不能掷。

瘗鹤铭,摩厓碑,后来者谁谁继之。

我尝见龙溪之字大如箕,五百年间无此奇。

雪庵老,东山子,优钵昙花重现世。

昆崙以为笔,东溟以为砚,青天以为纸,为我写太平两大字。

持献天皇九九八十一万岁,我歌尔字我老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