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淅淅摇密竹,乍觉凉生洗炎溽。

豆田雨过麦毛肥,蘋渚风轻浪痕蹙。

田家社日试新篘,相过一饭百在忧。

却笑儒生真自苦,发如衰草不胜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和农村生活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情感色彩。

首先,诗人以“秋风淅淅摇密竹”开篇,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风拂过茂密竹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凉爽的氛围。“乍觉凉生洗炎溽”一句,生动地表达了初秋之风带来的凉意,仿佛能洗净夏日的炎热与湿气,给人以清爽舒适的感受。

接着,“豆田雨过麦毛肥,蘋渚风轻浪痕蹙”两句,将视角转向农田与水边,描绘了雨水过后农作物生长的生机勃勃景象。豆田经过雨水的滋润,麦苗更加茁壮;水边的蘋草随风轻轻摇曳,留下细碎的波纹,展现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田家社日试新篘,相过一饭百在忧”则转而描写农村节日的场景。在田间劳作了一年的农民们,在社日这一天品尝新酿的美酒,相互拜访,共享美食。然而,尽管此刻欢聚一堂,心中仍存忧愁,可能是因为对未来的耕种、收成的担忧,或是对生活的种种不易。

最后,“却笑儒生真自苦,发如衰草不胜秋”一句,以对比的手法,将农民的欢乐与“儒生”的苦楚相对照。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知识分子生活艰辛的感慨。这里,“发如衰草”形象地描绘了儒生的苍老与疲惫,暗示了他们为学问、理想而付出的辛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农村生活的复杂多面,既有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也有人类情感的温暖与忧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421)

韩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 字:子苍
  • 号:牟阳
  • 籍贯: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
  • 生卒年:1080~1135

相关古诗词

题曾公卷采菊图

九日东篱采落英,白衣遥见眼能明。

向令自有杯中物,一段风流可得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此时造化何容易,终日飘零似等闲。

截断琼田馀白水,放开琪树出青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咏千叶桃

灼灼开元销恨花,连昌春苑盛恩华。

如今妖艳无人比,笑倚东风日自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云锦涨春坞,霞绡炫夕阳。

东风多乐意,不特为红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