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相二绝(其二)

朝中寂寂少名卿,晚岁雄猜气益横。

心怕无须少年士,可怜未识玉奴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朝廷中空荡荡的,很少有知名的大臣。
到了晚年,他的野心和猜疑之心更加强烈。

注释

朝中:朝廷。
寂寂:空荡荡,形容人少或气氛冷清。
名卿:有名望的大臣。
晚岁:晚年。
雄猜:强烈的野心和猜疑。
气益横:情绪更加激昂。
无须:不需要,此处可能指年轻无需忧虑。
少年士:年轻的士人,指有抱负的年轻人。
可怜:可惜。
玉奴兄:可能是某人的昵称,也可能暗指某位有权势的人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唐相二绝(其二)》。诗中描绘了一位晚年的政治人物形象。"朝中寂寂少名卿",暗示了这位官员在朝廷中的地位并不显赫,周围缺少同僚声名显赫之人。"晚岁雄猜气益横",描述了他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变得更为猜忌和强硬,显示出一种老而弥坚的权谋气息。

"心怕无须少年士",进一步揭示了他的心理状态,他担心那些年轻有为的官员可能会威胁到他的地位,流露出对后起之秀的警惕。"可怜未识玉奴兄",这里的"玉奴兄"可能是指某位有权势的人物,诗人以"未识"一词表达了对这位人物的敬仰或是对这位官员未能结交权贵的惋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寥寥数语,刻画了一个在权力斗争中老谋深算、但仍有所畏惧的老臣形象,展现了官场的复杂与世态的炎凉。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唐相二绝(其一)

杨王灭后少英雄,犹自澄思却月中。

已得惠妃欢喜见,方头笑杀曲江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留题石经院三首(其三)

孤绝山南寺,僧居无限清。

不知行道处,空听暮钟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留题石经院三首(其二)

盘曲山前路,流年向此消。

兴亡须一吊,范叟卧山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

留题石经院三首(其一)

岧峣山上寺,近在古城中。

苦恨河流远,长教眼力穷。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