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郭宰兼简丞尉三首(其三)

一点萤灯续晓窗,已千人十未甘降。

见闻仅得豹斑一,胜负犹争蛙角双。

山耸剑锋登九坂,浪翻银屋度三江。

归来自在春风里,时得萱堂献酒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翻译

微弱萤火映破晓窗,即使面对万人十倍挑战也不愿屈服。
见识和经历仅如豹纹斑点般零碎,竞争中仍执着于微小的胜利。
攀登山峰似剑锋直指九重坡,乘浪航行如同银屋过三江。
归来时春风满面,偶尔还能在母亲面前献上美酒。

注释

萤灯:微弱的萤火光。
晓窗:破晓的窗户。
豹斑一:比喻见识零碎,像豹子身上的斑点。
蛙角双:形容竞争的微小,像蛙眼的大小。
剑锋:比喻锐利的进取心。
银屋:形容船只在水中的白浪中航行。
萱堂:古称母亲为萱堂。
酒缸:古代盛酒的器皿,此处代指美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邓肃的作品,属于中唐时期的诗风格。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内心的不安。

"一点萤灯续晓窗,已千人十未甘降。" 这两句诗描写了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境。萤火虫在夜晚闪烁,其光点点如同灯火,延续到破晓前的那段时间。这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光亮和希望,但这种希望尚未达到,而现实中的千军万马却无法降服,这里暗指的是对权势或强敌无可奈何。

"见闻仅得豹斑一,胜负犹争蛙角双。" 这两句则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来表达诗人面临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豹斑、蛙角都是微不足道的事物,但在这里却被拿来作为胜败和负担的象征,显示出诗人心中的重压。

"山耸剑锋登九坂,浪翻银屋度三江。"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险峻与波澜的情景。山如剑锋直指天际,行者需攀登九个陡峭的山坡;而水则如同翻腾的银河,横渡了三条大江。这可能隐喻着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心路历程。

"归来自在春风里,时得萱堂献酒缸。" 最后两句则转换为一种平和且稍带自嘲的语气。诗人说归来后,也只好随遇而安,在春风中寻找片刻的安宁。在萱草丛生的堂前偶尔得到一缸酒,似乎是对自己命运的某种调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生动比喻的运用,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面对现实无奈时的一种自我安慰。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郭宰兼简丞尉三首(其二)

只将诗律对晴窗,我本无为人自降。

曹子棒头施色五,崔侯厅下植松双。

千篇堪友骑鲸李,八咏当奴梦笔江。

文字兴馀行乐耳,肯容碧玉自盈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次韵郭宰兼简丞尉三首(其一)

独领诗坛卧北窗,故应落笔士夫降。

笑谈自扫剡藤万,声价曾高魏阙双。

六合便当归化笔,一同聊复赏澄江。

初无肯綮烦游刃,夜饮何妨取万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次韵凝翠阁看水

栏杆十二俯烟涛,冒雨从君一醉陶。

颇觉寒窗侵岛瘦,故将胜景助韩豪。

波声裂岸鱼歌远,水势横天钓艇高。

前日主人今国老,乘桴何处泛滔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西庵饯春

傍水禅房半掩门,乍晴帘幕捲黄昏。

风驱红雨春何在,酒入香肌玉自温。

勿笑饥肠充笋蕨,须将醉眼盖乾坤。

杖头更有百钱在,明日还寻未到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