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七日夜梦中作两长句觉而忘之别成长句视李师民

冬来羁旅更迢迢,抚枕灯残百感饶。

饥鼠翻空疑有鬼,惊乌误晓尚中宵。

诗成与梦俱零落,剑出低眉亦寂寥。

无分京华居老境,江湖高隐幸相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冬季来临,旅人漂泊更觉遥远,辗转反侧,枕边灯火微弱,百感交集。
饥饿的老鼠在空中翻飞,仿佛疑心有鬼魅,受惊的乌鸦误以为天还没亮,仍在深夜啼叫。
写下的诗篇如同梦境般消散,拔剑低眉,更是感到孤独寂寞。
我无缘在京都度过晚年,幸好有江湖中的高人邀请,让我得以寻求隐居之地。

注释

羁旅:指在外漂泊的旅行者。
抚枕:抚摸着枕头,形容辗转反侧。
饥鼠:形容饥饿的老鼠。
高隐:指隐居于山林之中,不问世事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冬季旅途中孤独凄凉的心境。首句“冬来羁旅更迢迢”直接点明了季节和诗人的漂泊状态,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漫长。次句“抚枕灯残百感饶”通过夜晚的孤灯和残影,表达了诗人内心纷繁复杂的情感。

第三、四句“饥鼠翻空疑有鬼,惊乌误晓尚中宵”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饥饿的老鼠在空中乱窜,仿佛有鬼魅作祟,以及惊飞的乌鸦误以为天还未亮,仍在黑夜中徘徊,这些细节渲染了夜晚的阴森和寂静,也反映了诗人的孤独与恐惧。

第五句“诗成与梦俱零落”流露出诗人创作灵感的消散,梦境与诗篇一同消逝,显示出内心的失落。最后一句“剑出低眉亦寂寥”,以剑自比,表达出诗人即使面对困境,也只能低头沉默,倍感寂寞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年华老去,渴望归隐江湖的无奈与期待,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又再和

人人讲德自元丰,何处荀家有八龙。

白羽不施宁洗甲,赤云常见预乾封。

无烦禾黍如茨稼,自足鹓鸾琢玉容。

稽首宝香通列毕,倾心御籴走良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又依韵一首

看去朱轓今已归,问余山郡几多时。

盘绦绫样知能盛,带叶甘香定不衰。

惜别荔枝红发?,恨看山岭碧参差。

自怜藉手有何物,学把锄头不用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又和

客子吟哦聊遣闷,敢将鱼目报珠玑。

寒来何事水流急,愁里更堪人住稀。

使我难忘麋鹿性,多君已弃芰荷衣。

山斋永夜宜清话,莫只山公倒载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又和西捷

西州五帅议多攻,决策曾闻利不穷。

今日一乘能必取,异时重译要皆通。

明光喜霁甲兵雨,沙碛恩摇草木风。

自顾腐儒何所补,骑猪难在虎狼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