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题主人庭鹤

辽水华亭旧所闻,病中毛羽最怜君。

稻粱且足身兼健,何必青云与白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翻译

我曾在辽水边的华亭听到过你的消息
病中的你让我特别怜惜

注释

辽水:古代中国东北的一条河流。
华亭:地名,可能指具体的地方或者诗人怀念的地方。
病中:指诗人在疾病的状态下。
毛羽:这里比喻人的精神状态或才华。
怜君:对你的怜爱或同情。
稻粱:泛指粮食,这里代指生活基本需求。
且足:足够,满足于当前。
身兼健:身体健康。
何必:为什么一定要。
青云:高空的云,常用来象征高官显位。
白云:象征隐居或超脱世俗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生活状态。开篇“辽水华亭旧所闻”,便是以往听闻的美好景象,辽水之滨,华亭之下,或许曾有佳人共赏风月,也或许只有诗人独自徘徊。但这不是现实中的场景,而是一个病中的人所怀念的地方。紧接着“病中毛羽最怜君”,毛羽指鹤,这里特指主人庭中的鹤。在病中,鹤的毛羽似乎更加触动诗人的情怀,或许是因为病中人对生的珍视,对美好事物的依恋。

然后转入现实生活,“稻粱且足身兼健”,这是对现状的一种满足和欣赏。稻粱充足,身体健康,这是多么难得的幸福。但诗人并没有就此停留,而是提出了一个哲理,“何必青云与白云”。青云白云,往往象征着高远的志向或者超凡脱俗的人生追求。诗人似乎在说,在拥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健康之后,是否还需要过度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平淡中蕴含深意的情感,以及对简单生活的珍视。这不仅是对物质上的满足,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超然。主人庭中的鹤,成了诗人情感寄托,也成了解脱尘世的象征。在唐代诗人的笔下,这样的主题并不鲜见,但罗隐在这里所展现的,却是他独特的情怀和境界。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秦纪

长策东鞭及海隅,鼋鼍奔起鬼神趋。

怜君未到沙丘日,肯信人间有死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偶兴

逐队随行二十春,曲江池畔避车尘。

如今赢得将衰老,闲看人间得意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偶题

钟陵醉别十馀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圉城偶作

东望陈留日欲曛,每因刀笔想夫君。

自从郭泰碑铭后,只见黄金不见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