圉城偶作

东望陈留日欲曛,每因刀笔想夫君。

自从郭泰碑铭后,只见黄金不见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翻译

向东遥望陈留之地,太阳即将落山
每当提起文书笔墨,就想起你

注释

东望:向东远望。
陈留:古地名,今河南开封附近。
日欲曛:太阳即将落山,天色昏暗。
刀笔:古代指书写或文案工作,这里代指公务或文书。
想夫君:想念丈夫。
郭泰:历史人物,东汉时期的名士,以文章著称。
碑铭:墓碑上的铭文,常用来纪念和赞美死者。
黄金:比喻权势或财富。
不见文:不再见到有才华的文章。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名为《圉城偶作》。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东望陈留日欲曛”,诗人面向东方的陈留,那里有他心中的某个人,太阳即将下山,时间在流逝,这个画面勾起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这里的“东望”不仅是物理上的朝向,更蕴含着内心的情感导向。

“每因刀笔想夫君”,诗人的思念通过书写和使用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来表达,他在日常的书写活动中,总是能联想到那位朋友。这里,“夫君”指的是古时对亲密友人的一种尊称,体现了深厚的情谊。

“自从郭泰碑铭后”,这句话提到了诗人阅读过郭泰的碑文之后的心境变化。“郭泰碑铭”是唐代书法家郭泰所书写的名碑,其书法雄浑遒劲,影响深远。在这种艺术氛围中,诗人的审美观念和情感表达也受到了影响。

“只见黄金不见文”,这句话是对上一句的延伸,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在郭泰碑铭的熏陶下,对书法艺术有了更深的领悟。这里,“黄金”通常比喻高贵和珍贵,可能指的是书法中的精妙之处或是对郭泰碑铭的高度评价;“不见文”,则可能意味着诗人在欣赏中对内容的忽略,而更加注重书法艺术本身。也许在诗人的心目中,那位朋友的形象已经融入到了每一个笔画之中,变得无需言明。

整首诗通过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色彩和艺术追求的佳作。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堋口逢人

艰难别离久,中外往还深。

已改当时发,空馀旧日心。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宿纪南驿

策蹇南游忆楚朝,阴风淅淅树萧萧。

不知无忌奸邪骨,又作何山野葛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寄聂尊师

欲芟荆棘种交梨,指画城中日恐迟。

安得紫青磨镜石,与君闲处看荣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寄窦泽处士二首(其一)

兰亭醉客旧知闻,欲问平安隔海云。

不是金陵钱太尉,世间谁肯更容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