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赠别韦九建赴任河南韦十七造赴任郑县就便觐省

与子颇畴昔,常时仰英髦。

弟兄尽公器,诗赋凌风骚。

顷者游上国,独能光选曹。

香名冠二陆,精鉴逢山涛。

且副倚门望,莫辞趋府劳。

桃花照綵服,草色连青袍。

征马临素浐,离人倾浊醪。

华山微雨霁,祠上残云高。

而我倦栖屑,别君良郁陶。

春风亦未已,旅思空滔滔。

拙分甘弃置,穷居长蓬蒿。

人生未鹍化,物议如鸿毛。

迢递两乡别,殷勤一宝刀。

清琴有古调,更向何人操。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翻译

我们曾有许多共同的记忆,常常仰慕你的英姿。
兄弟们都是有用之才,你的诗赋超越了风骚。
最近你游历京城,独占选拔的荣耀。
你的名声超过陆机陆云,精明的鉴识如同山涛。
暂且满足母亲倚门期盼,不要推辞去官府效力的辛劳。
桃花映衬你的彩衣,草色连接你的青袍。
出行的马匹靠近白浐,离别的人举杯浊酒。
华山雨后天晴,祠堂上空的残云飘荡。
我感到疲倦于漂泊,与你分别心情抑郁。
春风依旧吹拂,旅途思绪无尽。
我笨拙的才能被搁置,居住在荒凉的陋室。
人生尚未展翅高飞,世人的议论轻如鸿毛。
遥远的两地相隔,珍重之情如宝刀。
古调的琴声无人欣赏,还能向谁弹奏?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名为《客舍赠别》。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中充满了对朋友离别时的情感表达和生活的点滴描写。

首先,“与子颇畴昔,常时仰英髦。”两句表明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他们曾经一起仰望过英俊的天空。紧接着,“弟兄尽公器,诗赋凌风骚。”则描绘了他们在文学上的才华横溢,超越了古代的诗人。

“顷者游上国,独能光选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他能够如同古代的贤人一样,被大家所瞩目。而“香名冠二陆,精鉴逢山涛。”则是说朋友的名字和品格都像珍贵的宝物一样,在文学界中熠熠生辉。

诗中的下半部分开始表达离别的情感,“且副倚门望,莫辞趋府劳。”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朋友即将到来的工作地点——府邸的向往之情。接着,“桃花照綵服,草色连青袍。”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其中桃红柳绿间映衬着诗人的衣袍。

“征马临素浐,离人倾浊醪。”这里诗人通过对马匹和酒水的描写,表达了即将离别时的心情。紧接着,“华山微雨霁,祠上残云高。”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

“而我倦栖屑,别君良郁陶。”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疲惫和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下面,“春风亦未已,旅思空滔滔。”则是说尽管春天的风还在吹拂,但诗人的思念之情却如同长河一般绵长。

“拙分甘弃置,穷居长蓬蒿。”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和自己生活中的孤独感。而“人生未鹍化,物议如鸿毛。”则是说人生的变化无常,就像鸿毛一样轻浮和不可预测。

最后,“迢递两乡别,殷勤一宝刀。”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送给朋友的一把宝刀作为纪念。诗的结尾“清琴有古调,更向何人操。”则是说尽管诗人的琴声依旧有着古老的旋律,但现在却不知道要为谁弹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复杂的情感和深厚的友谊。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洛阳主簿叔知和驿承恩赴选伏辞一首

仲父王佐材,屈身仇香位。

一从理京剧,万事皆容易。

则知无不可,通变有馀地。

器宇溟渤宽,文锋镆铘利。

憧憧洛阳道,日夕皇华使。

二载出江亭,一心奉王事。

功成良可录,道在知无愧。

天府留香名,铨闱就明试。

赋诗皆旧友,攀辙多新吏。

綵服辞高堂,青袍拥征骑。

此行季春月,时物正鲜媚。

官柳阴相连,桃花色如醉。

长安想在目,前路遥髣髴。

落日看华山,关门逼青翠。

行襜稍已隔,结恋无能慰。

谁念尊酒间,裴回竹林意。

形式: 古风

从军六首(其二)

落日更萧条,北方动枯草。

将军追虏骑,夜失阴山道。

战败仍树勋,韩彭但空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皓]韵

从军六首(其五)

目极雁门道,青青边草春。

一身事征战,匹马同辛勤。

末路成白首,功归天下人。

形式: 乐府曲辞

相和歌辞.王昭君

自矜妖艳色,不顾丹青人。

那知粉缋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

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人啼不语。

北风雁急浮清秋,万里独见黄河流。

纤腰不复汉宫宠,双蛾长向胡天愁。

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

可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