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大茅峰

颇似孙登啸,清吟动远松。

石形盘卧虎,山势纵游龙。

谷暗林皆雨,泉鸣涧有钟。

具区三万顷,一望写心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茅峰的壮丽景色与诗人登高远眺时的心境。首句“颇似孙登啸”,以古代隐士孙登的长啸起笔,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着,“清吟动远松”一句,通过诗人的吟诵声与远处松树的响应,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石形盘卧虎,山势纵游龙”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岩石的姿态比作盘卧的猛虎,山势则如同游动的巨龙,形象地展现了山峰的雄伟与动态之美,同时也蕴含着力量与生机。

“谷暗林皆雨,泉鸣涧有钟”描绘了山谷中雨雾缭绕、树木葱郁的景象,以及山涧中泉水潺潺、仿佛钟声回荡的场景,细腻地捕捉了自然界的音韵与和谐。

最后,“具区三万顷,一望写心胸”表达了诗人站在大茅峰之巅,放眼望去,广阔的湖面(具区,即太湖)尽收眼底,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与抒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对自我心灵的探索,体现了清雅脱俗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4)

司马龙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候粲辰蠡湖晓泛韵

霜铺圩岸野人稀,渡口农家白板扉。

小浪枕边惊梦早,远峰天外送青微。

星星落木空疑雨,片片轻鸥自浣衣。

缥缈夷光何处去,扁舟万顷拥朝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癸亥春仲丁道南祠释莱和昆陵黄云孙韵

正学东林接圣传,后生何敢坠前贤。

哲人两代曾亲炙,道统千秋讵变迁。

肃穆典型资掌故,谨严俎豆赖承先。

东南名宿尝云集,为献丹箴到御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东林讲会菰川属和原韵

观听惭余后友朋,每缘传诵叹渊澄。

无闻易老成弹指,有乐堪寻任曲肱。

纪盛喜赓芹在泮,佐谈思借酒如渑。

须知黾勉何穷际,为语先从细行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蓉湖

古渡烟光暝,蓉湖夜色殊。

疏钟随月到,细火入林无。

秋水伊人远,寒汀落雁孤。

相依独渔父,买醉近菰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