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公禅老游宴

不学参禅不学文,百年知乐任天真。

曾闻神定踰三日,疑是今生再世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不学参禅也不学文化,一生知足享受纯真快乐。
曾经听说有人能三天不吃不睡保持神定,让人怀疑他是转世的凡人。

注释

不学参禅:不修炼禅定。
不学文:不追求学问或文化知识。
百年:一生。
知乐:感到满足和快乐。
任天真:任由自己保持天真的状态。
曾闻:曾经听说。
神定:精神集中,内心平静。
踰三日:超过三天。
疑是:怀疑是。
今生再世人:仿佛是此生的另一个人。

鉴赏

这首诗作于宋代,由何昌弼所著,表达了诗人对寿公禅老的尊敬与赞美之情。诗中“不学参禅不学文,百年知乐任天真”两句,展示了寿公禅老超然物外、顺应自然的心境。他既不追求深奥的禅理,也不沉迷于繁复的文学,只是在长达百年的岁月中,体悟到了生活的真谛和乐趣,保持着一颗天真的心灵。

“曾闻神定踞三日,疑是今生再世人”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寿公禅老修为高深禅定的赞叹。神定是一种极高的禅定状态,可以让人达到心如止水的境界。诗中说“曾闻”表明这可能是诗人听闻的传说,而非亲见,但这种传说足以展示寿公禅老在修行上的造诣和成就。诗人因此怀疑,这位寿公禅老是否是一位转世重生的人,拥有前世的智慧与功夫。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既有深厚内涵又充满超然脱俗气息的寿公禅老形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这种高僧生活态度的向往和赞赏。

收录诗词(2)

何昌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寿师塔南轩

焚修六七龄,内外已圆成。

教相论因果,冥心契死生。

纸窗应自白,花砌本无情。

燕坐观浮世,谁非走利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横塘道中

一舸凌风去,萦纡几度村。

水清鱼引子,田美稻生孙。

山近尘埃远,秋晴枕席温。

悠悠迷处所,疑是武陵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大涤洞天留题

仙窟访龙君,开奁炷室薰。

洞中天地别,物外圣凡分。

古井流金水,空山锁白云。

步虚声杳杳,疑向碧霄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病鹤

仙骨珊珊瘦怯风,缡褷晴晒石桥东。

丹砂灵圃何缘觅,华表荒城半已空。

羽化定教随子晋,舞衣久不悦羊公。

听他盍旦鸣相乐,自此朝阳凤在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