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汤泉

积水焚大槐,蓄油灾武库。

惊然丞相井,疑浣将军布。

自怜耳目隘,未测阴阳故。

郁攸火山烈,觱沸汤泉注。

岂惟渴兽骇,坐使痴儿怖。

安能长鱼鳖,仅可燖狐兔。

山中惟木客,户外时芒屦。

虽无倾城浴,幸免亡国污。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翻译

积水淹没大槐树,武库藏油酿火灾。
丞相井水受惊扰,疑是将军衣物烧。
感叹自身见识浅,不明阴阳为何变。
火山炽热如火烧,温泉沸腾似汤注。
岂止渴兽受惊吓,孩童也为之恐惧。
怎能长久养鱼鳖,只能烹煮狐狸兔。
山中唯有木客在,户外常穿草鞋游。
虽无国色天香浴,幸免国家遭受污垢。

注释

积水:洪水。
焚:燃烧。
大槐:大树。
蓄油:储存燃油。
灾武库:引发武库火灾。
惊然:惊讶的样子。
丞相井:指重要人物的井水。
浣:洗涤。
将军布:将军的衣物。
耳目隘:视野狭窄。
阴阳故:自然规律。
郁攸:形容火势旺盛。
火山烈:火山猛烈燃烧。
觱沸:形容水翻滚。
汤泉注:热水泉水涌出。
渴兽:口渴的野兽。
痴儿:无知的孩子。
长鱼鳖:长期养殖水产。
燖:烹煮。
木客:山中的隐士。
芒屦:草鞋。
倾城浴:全城沐浴。
亡国污:国家的耻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水井和油库被焚毁,连丞相的宅邸也未能幸免。诗人通过对比,将这次灾难与自然界的剧烈变化相提并论,显示出一种深刻的忧虑情绪。

"积水焚大槐,蓄油灾武库" 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火势之猛烈,大树被烧焦,储藏粮油的仓库也未能幸免。接下来的两句 "惊然丞相井,疑浣将军布" 描绘出灾难所及范围之广,即使是丞相宅邸旁边的井水也不例外。

诗中接着写道 "自怜耳目隘,未测阴阳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知识有限、无法预测天地变化的无奈。随后 "郁攸火山烈,觱沸汤泉注" 两句,则通过火山喷发和泉水沸腾的画面,强调了灾变的猛烈与不可阻挡。

在 "岂惟渴兽骇,坐使痴儿怖" 这一部分,诗人借助自然界中生物对灾难的恐惧,反映出人类在大灾面前的无力感。接着 "安能长鱼鳖,仅可燖狐兔" 两句,则通过对比小动物的逃生与大的水族动物无法幸免的情形,表达了灾难之严峻。

最后 "山中惟木客,户外时芒屦" 描绘出诗人自身的处境,如同树林中的孤独行者,而 "虽无倾城浴,幸免亡国污" 则表达了诗人虽然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灾难,但心中仍有深深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整首诗语言雄浑,意象丰富,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才华与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江郊

江郊葱昽,云水茜绚。埼岸斗入,洄潭轮转。

先生悦之,布席閒燕。初日下照,潜鳞俯见。

意钓忘鱼,乐此竿线。优哉悠哉,玩物之变。

形式: 四言诗 押[霰]韵

詹守携酒见过,用前韵作诗,聊复和之

箕踞狂歌老瓦盆,燎毛燔肉似羌浑。

传呼草市来携客,洒扫渔矶共置樽。

山下黄童争看舞,江干白骨已衔恩。

孤云落日西南望,长羡归鸦自识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寄邓道士,并引

一杯罗浮春,远饷采薇客。

遥知独酌罢,醉卧松下石。

幽人不可见,清啸闻月夕。

聊戏庵中人,空飞本无迹。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上元夜

前年侍玉辇,端门万枝灯。

璧月挂罘罳,珠星缀觚棱。

去年中山府,老病亦宵兴。

牙旗穿夜市,铁马响春冰。

今年江海上,云房寄山僧。

亦复举膏火,松间见层层。

散策桄榔林,林疏月鬅鬙。

使君置酒罢,箫鼓转松陵。

狂生来索酒,一举辄数升。

浩歌出门去,我亦归瞢腾。

形式: 古风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