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蠡亭重九夕同东美玩月劝酒

平生看月无今宵,一亭危在山之椒。

下瞰扬澜连左蠡,白琉璃地覆鲛绡。

欲披锦袍搥鼓过,世无贺老谁相和。

屈原憔悴湘水滨,夷齐自守西山饿。

且来登高望明月,拂拂霜风濯烦热。

身心都在清凉宫,一点无尘光皎洁。

与君同游执君手,况逢令节当重九。

不忧短发还吹帽,头上有巾先漉酒。

饮醇酒,望明月。我归姑孰溪,君赴黄金阙。

明年此会知谁健,细看茱萸莫轻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郭祥正在左蠡亭重阳之夜赏月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首句“平生看月无今宵”,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月色的独特感受,认为这是他一生中从未见过的美丽月夜。接着,“一亭危在山之椒”描绘了亭子的位置,位于山顶,视野开阔,为赏月提供了绝佳的地点。

“下瞰扬澜连左蠡,白琉璃地覆鲛绡”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月光下的水面比作白琉璃地,覆盖着鲛绡,形象地展示了月光洒在水面上的美丽景象。

“欲披锦袍搥鼓过,世无贺老谁相和”表达了诗人想要在月夜中尽情欢歌的愿望,但又感叹无人能与之共鸣,流露出一丝孤独感。

接下来,“屈原憔悴湘水滨,夷齐自守西山饿”两句,借用了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士的敬仰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且来登高望明月,拂拂霜风濯烦热”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高赏月,享受清风拂面,洗涤心灵的愉悦。

“身心都在清凉宫,一点无尘光皎洁”描绘了月光下的身心得到净化,心境如月光般明亮纯净。

“与君同游执君手,况逢令节当重九”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度佳节的喜悦,以及对友情的珍惜。

“不忧短发还吹帽,头上有巾先漉酒”体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即使头发稀疏也不在意,更关心的是与友人的饮酒畅谈。

最后,“饮醇酒,望明月。我归姑孰溪,君赴黄金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依依不舍,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明年此会知谁健,细看茱萸莫轻别”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友情的珍视,希望明年还能相聚,共同品味茱萸的香气,不要轻易离别。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将游五峰度夏代别倪倅敦复

六月执热思云泉,五峰参差如绀莲。

修松杰柏上参天,老鹤栖唳哀猿悬。

嫦娥夜濯清冷渊,岩户晃白飞群仙。

胡不往矣逃尘缘,散发赤脚临风前。

高轩朱衣君自便,去住彼此遥相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和守讷上人五峰见寄之作

木杯足蹑浮惊湍,却爱五峰如戏鸾。

一锡飞来卓出苍玉髓,又有黄金百镒藏蒲团。

道人得道每如此,倏来忽往非生死。

丛林成就八百年,香厨日供三千指。

讷师今亦浮杯徒,问答言词泻秋水。

脱去儒冠披坏衣,一生长在名山里。

殷勤笑我骑鲸鱼,诗狂酒怪何时已。

七言哦罢欲无言,坐看峰头片云起。

形式: 古风

送上饶道士吴师韩复游淮西

水精之仙降人间,身披羽衣目澄澜。

或求福祸语必验,手中开阖阴阳关。

淮西太守喜宾客,鹤驾却欲乘风还。

劝君饮酒莫言术,龙虎收藏归抱一。

形式: 古风

重九日同修颙惠云二禅师游浮山访洪琏长老

邑城东南百馀里,穿尽荒山渡重水。

林倾路转大壑开,峭壁崔嵬半空倚。

上无勾连下无根,镌镵难成画难比。

回环岩窦碧玲珑,月华吞吐湖光洗。

石鼓昼鸣云雨垂,金鸡夜斗龙蛇起。

成公说法已千年,事载龟趺尚新美。

嗟予平生慕佛学,空洞忘机造玄理。

暂来福地神愈清,况接高禅挥麈尾。

晋颙悟道天下师,云琏声名自予始。

精蓝际会付三人,净众如归闻法喜。

今朝更结名山游,宝阁珠楼同践履。

达了无生无不生,一声猿啸清风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