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其三)

吴船窄。吴江岸下长安客。长安客。

惊尘心绪,转蓬踪迹。征鸿也是关河隔。

孤飞万里谁相识。谁相识。三更月落,斗横西北。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翻译

吴地的小船狭小而精致。
在吴江岸边,有一位来自长安的旅人。
这位长安的旅人。

注释

吴船:指江南地区的小船。
长安客:指从长安(唐代都城)远道而来的旅客。
惊尘心绪:心情因旅途劳顿而紧张。
转蓬:比喻漂泊不定,像随风翻滚的蓬草。
征鸿:远行的大雁。
关河隔:形容被山河阻隔,难以相见。
孤飞万里:独自飞翔在广阔的天空中。
谁相识:无人能识,无人理解。
三更月落:深夜时分月亮落下。
斗横西北:北斗七星横斜在西北方天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敦儒的作品,名为《忆秦娥(其三)》。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怀念之情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思。

“吴船窄”一句,以江南水乡特有的细长船只开篇,营造出一种狭窄而又悠长的空间氛围。紧接着,“吴江岸下长安客”则透露出诗人游子怀土的心境,身处异乡,对遥远故土的思念油然而生。

“惊尘心绪,转蓬踪迹”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每一个字眼都透露出一种不舍和怀旧,仿佛那些尘封的记忆随着风的吹拂而重新浮现。

“征鸿也是关河隔”则描绘出一幅秋天大雁南飞的情景,诗人通过这种自然景象强调了自己与所思念之人的遥远和阻隔。这里的“关河”,不仅是地理上的分隔,更是情感上难以跨越的鸿沟。

“孤飞万里谁相识”一句,则让人感到诗人在茫茫人海中的孤独与无助。他像是那只孤单的大雁,穿越千山万水,却找不到知音。这里的“谁相识”,不只是对亲人的思念,也是对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下共同语言和情感的渴望。

最后,“三更月落,斗横西北”则以夜深人静中的月亮和星辰作为背景,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孤独与寂寞。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中,心灵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行渐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264)

朱敦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字:希真
  • 籍贯:洛阳
  • 生卒年:1081-1159

相关古诗词

忆秦娥(其二)

霜风急。江南路上梅花白。梅花白。

寒溪残月,冷村深雪。洛阳醉里曾同摘。

水西竹外常相忆。常相忆。宝钗双凤,鬓边春色。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木兰花慢(其二)和师厚和司马文季虏中作

指荣河峻岳,锁胡尘、几经秋。

叹故苑花空,春游梦冷,万斛堆愁。

簪缨散、关塞阻,恨难寻杏馆觅瓜畴。

凄惨年来岁往,断鸿去燕悠悠。拘幽。化碧海西头。

剑履问谁收。但易水歌传,子山赋在,青史名留。

吾曹镜中看取,且狂歌载酒古扬州。

休把霜髯老眼,等闲清泪空流。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其一)

折芙蓉弄水,动玉佩、起秋风。

正柳外闲云,溪头澹月,映带疏钟。

人间厌谪堕久,恨霓旌未返碧楼空。

且与时人度日,自怜怀抱谁同。当时种玉五云东。

露冷夜耕龙。念瑞草成畦,琼蔬未采,尘染衰容。

谁知素心未已,望清都绛阙有无中。

寂寞归来隐几,梦听帝乐冲融。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玉楼春(其二)探梅寄李士举

前日寻梅椒样缀。今日寻梅蜂已至。

乍开绛萼欲生香,略绽粉苞先有意。

故人今日升沈异。定是江南无驿使。

自调弦管自开尊,笑把花枝花下醉。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