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挺质依雕槛,盘根似旧峰。
美材高并接,强干直相容。
度夕寒声细,凌秋翠影重。
当轩何郁郁,应只待秦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景象,通过对松树的形态和声音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感受和内心的情怀。
“挺质依雕槛,盘根似旧峰”两句,用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松树挺拔、粗犷的质感,以及其盘曲的枝干如同古老山峰般雄伟。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还透露出一种坚韧不拔、屹立不倒的生命力。
“美材高并接,强干直相容”进一步描写松树之美,其质地优良、高大连绵,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存。诗人通过这种描述,不仅赞美了自然的美,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中和谐与平衡状态的向往。
“度夕寒声细,凌秋翠影重”则转入声音和色彩的描绘。在傍晚时分,冷风吹过,松树发出细微的声音,而当秋季来临时,松针呈现出深绿色的浓郁,这些生动的感官细节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环境之中。
最后,“当轩何郁郁,应只待秦封”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流露。在这静谧的自然之中,诗人的情感变得沉郁起来,他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或许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或是一份来自远方的书信(“秦封”意指从秦地送来的书信)。这里透露出一种期待与渴望,为诗歌增添了一抹淡淡的情愫。
整首诗以松树为主体,通过对其形态、声音、色彩等多方面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
不详
谁知深固久,根怪蛰龙形。
自著三冬市,空怀八命庭。
馀清蝉始噪,茂绿雨初经。
未便惭群木,犹怜桂有馨。
唐贤遗胜地,天泽引初深。
未起朝宗势,先资济众心。
净惟涵宝刹,微或鄙蹄涔。
爽气何偏早,群蛙一夜沉。
结粹从天匠,周方出翠峦。
宁知磨琢易,须信卷舒难。
角枕清同置,藜床雅并观。
公馀聊偃息,空觉病肤寒。
何必观春渚,他山质自奇。
危层分荡漾,峭碧认逶迤。
禁陛宜相接,星机好共支。
高空如有阙,一补未为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