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避地横槎山中

仙槎移到此,杳杳白云根。

石乳漏崖响,山腰界雨昏。

径幽盘过险,桥断涉惊浑。

百匝回峰曲,数家临水村。

芋瓜青绕屋,桑柘绿当门。

鹘突儿迎客,龙钟叟抱孙。

涧舂分注沼,田穫半樊园。

地僻衣巾古,人稀耕凿温。

尚怀文杏馆,且拟小桃源。

岭外风波别,摇头勿复言。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翻译

仙槎来到这里,深入云雾之根。
石乳滴落山崖,山谷间风雨迷蒙。
小路曲折危险,断桥过处心惊胆战。
峰回路转无数,几家水边人家。
屋前青藤环绕,门前桑柘翠绿。
鹘突孩童迎接客人,老态龙钟的老人抱着孙子。
山涧溪流注入池塘,田间收获半满于樊园。
地处偏僻,衣着简朴,生活简静温暖。
怀念文杏馆的风雅,暂且向往这小桃源般的宁静。
即将告别岭外的风浪,不必再言,摇头示意无需多说。

注释

槎:古代指木筏,这里指仙人的舟船。
杳杳:深远、迷茫的样子。
石乳:石灰岩洞中滴落的水珠凝结成的像乳汁一样的石钟乳。
鹘突:形容儿童活泼好动。
龙钟:形容老人年迈体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名为横槎的山中隐居的情景。开篇“仙槎移到此,杳杳白云根”即刻画出一幅山清水秀的图景,让人感觉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石乳漏崖响,山腰界雨昏”则展示了山中的自然之声与气氛,同时也透露出隐居者对外界的隔绝感。

“径幽盘过险,桥断涉惊浑”一句,通过描写道路的曲折与险峻,以及桥梁的破损,不仅形象地表达了山中交通的不便,更暗示了隐逸之人的心境——选择了一条不为世人所知的生活道路。

“百匝回峰曲,数家临水村”则描绘出了山中的居民点,以及他们居住的环境。紧接着,“芋瓜青绕屋,桑柘绿当门”展示了隐逸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同时也反映出他们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

“鹘突儿迎客,龙钟叟抱孙”一句,通过描写家禽的亲切以及老人的慈爱,展现了山中居民的淳朴与温馨。随后的“涧舂分注沼,田穫半樊园”则进一步展示了自然景观和人工耕作之间的和谐。

“地僻衣巾古,人稀耕凿温”表达了山中生活的古朴与人们稀少,以及对土地的深厚感情。最后,“尚怀文杏馆,且拟小桃源”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文化遗迹的怀念以及对理想生活场所——“小桃源”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自足而又充满诗意的隐逸世界。

收录诗词(17)

汪宗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咸淳二年(1266),中亚选,入元不仕。至顺元年(1330)卒,年九十二。有《紫岩集》,已佚。事见《新安文献志》卷八七《紫岩先生汪公宗臣行状》。今存诗十三首,《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号:紫岩
  • 籍贯:婺源(今属江西)
  • 生卒年:1239

相关古诗词

冲陶山中

侵床绿意多,过牖松花落。

草堂一编诗,送客不下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药]韵

吊鹤集诗句

有鹤在林,翙翙其鸣。风雨所漂摇,求其友生。

不狩不猎,麾之以肱。宛其死矣,宁莫之惩。

英英白云,毋金玉尔音。如可赎兮,实劳我心。

形式: 古风

金陵凤凰台

龙虎势称雄,凤凰台望浓。

潮翻江汉转,地扼楚淮冲。

平野频烽火,孤城半稑穜。

丹楹傍萧寺,尘扆识高宗。

形式: 五言律诗

鸿门舞剑歌

黑云压垒骓嘶风,荆轲聂政粗豪同。

舞筵闪动青蛇影,焉知火帝生真龙。

一剑剡剡匹夫勇,一剑翼翼随西东。

壮士长戈气罥虹,扫开霾曀曦光融。

尊前张胆不为屈,生彘脔割吞群凶。

子房笑语指顾顷,奚啻脱车深淖中。

平阳帝谱炎精动,玉蜿蜒夜当其锋。

秦关恍服汤武出,赤帜弥张天下雄。

金刀赫灵汉剑奋,乌江落日楚剑空。

美人没草骓没水,项庄何处鸣秋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