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诗(其二)

飘飘红泪送多情,杜宇催啼不住声。

楚客墙东春已改,汉宫斜上月偏明。

伤心酒盏千缗尽,扑面香尘一阵轻。

最恨葳蕤便相见,泥人如梦竟何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落花诗(其二)》由明代诗人张乔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落花之景,寓含着深沉的哀愁与无奈。

首句“飘飘红泪送多情”,以“红泪”为喻,生动地描绘了落花随风飘散的情景,仿佛每一朵花都带着深情的眼泪,飘向远方。这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情感的寄托,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

“杜宇催啼不住声”一句,借用了杜鹃鸟的啼鸣来渲染氛围,杜鹃鸟的叫声凄厉,常被用来象征悲凉和哀伤,此处通过杜鹃的不停啼叫,进一步强化了诗中哀愁的氛围。

“楚客墙东春已改,汉宫斜上月偏明”,这两句运用典故,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历史的背景之中。“楚客”指流落在外的游子,“汉宫”则暗指繁华已逝的过往。春去春回,岁月更迭,而人的命运却无法逆转,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伤心酒盏千缗尽,扑面香尘一阵轻”,这两句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酒盏中的美酒代表了暂时的慰藉,但最终也化为泡影,而扑面而来的只是轻盈的香尘,象征着一切美好终将消逝,留下的只有空虚与失落。

最后,“最恨葳蕤便相见,泥人如梦竟何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面对现实的残酷,诗人只能感叹理想如同梦境般虚幻,难以实现。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29)

张乔(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落花诗(其三)

烟鬟撩乱晚云天,九十光阴又一年。

流水逐来还逐去,游丝能系复能牵。

莺簧漫啭禁愁听,羯鼓狂挝尽醉眠。

惆怅自嘲还自解,来春应结好姻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秋宵病起

病起恹恹懒试妆,不胜清瘦怯罗裳。

已知多恨逢秋色,况复无聊对夜长。

满院金风啼露叶,一天碧月咽寒螀。

侬家有愿非歌舞,顾影行吟久自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东洲病剧寄一笺与孟阳兼附以诗

久薄青楼浪子名,断肠芳信寄卿卿。

悲欢共历真如梦,新旧为恩好认情。

皎日只愁光别照,烟花那恨艳飘英。

高天下地君同我,屏烛书灯各自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夏日山居

却暑销清茗,忘忧引素琴。

开轩松籁入,风味属知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