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马上口占

奕奕秋光照眼明,野香山秀互相迎。

路穿蒙密无人见,天借阴凉助我行。

水窦溅流如贝玉,松风疏韵作韶茎。

一重一掩尘埃远,故比城中分外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深入山林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首句“奕奕秋光照眼明”以明亮的秋光开篇,暗示着旅程的开始,秋日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大地上,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而明亮的色彩。接下来,“野香山秀互相迎”则通过嗅觉和视觉的双重感受,展现了山林间的生机与和谐,仿佛大自然本身在欢迎着旅人的到来。

“路穿蒙密无人见,天借阴凉助我行”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深入山林的幽静与清凉,山路蜿蜒曲折,茂密的植被遮蔽了外界的喧嚣,只有旅人独自前行。天空似乎也懂得这份宁静,借来一片阴凉,为旅人提供了一份难得的舒适与安宁。

“水窦溅流如贝玉,松风疏韵作韶茎”则是对沿途景致的细腻描绘。清澈的水流从石缝间溅出,如同珍珠般的玉珠,而松树随风摇曳的声音,则像是悠扬的乐曲,为这趟旅程增添了诗意与美感。

最后,“一重一掩尘埃远,故比城中分外清”表达了诗人对山林之美的深刻感悟。与城市中的繁华与喧嚣相比,山林显得更加纯净与宁静,远离了尘世的纷扰,让人心灵得到了净化与放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以及对内心感受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寻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860)

孔平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 字:毅父
  •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 生卒年:1044

相关古诗词

再用元韵呈熊伯通

一望膺门眼已明,欣然倒屣辱公迎。

林泉真作仙人宅,杖屦容参长者行。

道论风生挥玉麈,渴心尘积饮金茎。

匆匆短棹依城去,连日西斋梦寐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熊伯通

南山九叠势千霄,中有长松荫寸苗。

好景常闻太平观,谪仙更住上清桥。

风吹石径秋声早,泉落云根暑气消。

方外相期蒙雅眷,只应心隐不须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再用霄字韵

豁然披雾睹青霄,沛若为霖洒旱苗。

身逐归云朝傃洞,心随流水暮萦桥。

人情不用相轻重,物理从来互长消。

器业如公合廊庙,伫闻尺一有嘉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初伏夜坐

露坐已侵夜,炎威犹未收。

何言百虫噪,无故一星流。

苦渴须浆解,微凉以扇求。

颁冰是今日,堆玉想神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