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停云思何长,伐木梦苦短。
飘摇乘风来,倏霍抟沙散。
匪今我独黯,自昔客屡叹。
之子曷云戾,微阳逼候炭。
囚山对线景,汲井共清盥。
玉露泚金茎,水泉流藻翰。
方竹桂芳袭,未觉枳栖远。
仰天镜其团,一弛弓向半。
书堂渴吾伊,伫立了瑟僩。
子如飞鸿渐,我如禁门键。
天寒柳无枝,指直不得挽。
归来玩题墨,寂寂眯双眼。
这首诗名为《别汤伯纪》,出自宋代文学家朱复之之手。诗中融合了对友人的思念、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
"停云思何长,伐木梦苦短。" 这两句通过对比天空中飘动的云和砍伐树木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现实生活困顿的深刻感慨。
"匪今我独黯,自昔客屡叹。" 这里通过“匪今”二字,强调了一种历史感与个人遭遇的对比,表明诗人对于往昔岁月和朋友交游的怀念之情。
"囚山对线景,汲井共清盥。"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与自然亲近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与友人的共同体验。
"玉露泚金茎,水泉流藻翰。" 在这里,诗人运用“玉露”和“金茎”的意象,表达了一种清新的自然美感,同时也寓示了文学创作的灵感与滋润。
"方竹桂芳袭,未觉枳栖远。" 这两句则通过对竹林中桂花气息和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情操的情怀。
"仰天镜其团,一弛弓向半。" 诗人通过仰望苍穹之象和弯弓待发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内心的澄明与力量的积聚。
整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幅充满哲理思考和个人情怀的山水画卷。
不详
以迪功郎知婺源县,有惠政。理宗端平中尝充使北使展谒八陵。后除军器监主簿,兼权知惠州
建子初寒月,篝灯对语时。
独醒苏客酒,细咏孟生诗。
蠹老无新卷,乌惊有夜枝。
白云路不远,明日肯重来。
他文太白不多奇,一赋姑山世绝希。
生后此公方到此,龟趺不见仆前碑。
凤山高兮上有枫,青女染叶猩血红。
莫辞老红嫁西风,一夜憔悴成秃翁。
削出云岑一片奇,天然玉莹泽如脂。
祇堪棐几旁边看,颇与文房辈行宜。
香篆自萦黄奶卷,飞花不点墨卿池。
粗官马上今无用,付与刘郎写近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