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同子延上方寺赋

巳忝阳春游,再陪琼瑶作。

首岁与君同,名区践初约。

芳风散入林,阴霭递相薄。

微雨点春城,流云荡仙阁。

楼当望远立,酒共凭高酌。

树里梁王台,水际夷门郭。

伊余本孤踪,事主乏明略。

偶因负郭田,解印归丘壑。

閒居道心增,日恋空门乐。

安得拙病躯,放达长此托。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陪同友人游览名胜古迹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芳风”、“阴霭”、“微雨”、“流云”等,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春日游赏图。同时,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巳忝阳春游,再陪琼瑶作”,开篇即点明了季节和活动,以“阳春”和“琼瑶”(美玉)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春日游赏的美好景象。接着,“首岁与君同,名区践初约”两句,表达了与友人共同游览名胜的喜悦之情,并强调了这次游历是两人首次约定的实现。

颔联“芳风散入林,阴霭递相薄”描绘了春风轻拂树林,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颈联“微雨点春城,流云荡仙阁”则进一步渲染了春雨绵绵、云雾飘渺的意境,仿佛置身仙境之中。

尾联“楼当望远立,酒共凭高酌”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在高处饮酒赏景的情景,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和生活的闲适。“树里梁王台,水际夷门郭”则通过历史遗迹的描写,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伊余本孤踪,事主乏明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仕途的无奈。“偶因负郭田,解印归丘壑”则是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閒居道心增,日恋空门乐”表现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亲近和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安得拙病躯,放达长此托”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身体康健,能够长久地享受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收录诗词(141)

高叔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叙怀

生长夷门郭,往来萃野路。

家贫无良谋,躬耕有远慕。

始穷百王略,遂觉生民故。

曰余本空疏,当年恣高步。

庆彼鸣鹤期,忝此飞龙顾。

亦知敝帚材,早享千金误。

日月不我留,抚心惭往素。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刘西陂先生按部洛阳道出小园

喧言洛阳去,皂盖首行春。

尚枉柴门步,应怜伏枕身。

柳条簇官骑,雪色没征轮。

公问袁安事,平生解避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赋得峄山碑送李明府

秦皇千载后,峄岭尚遗碑。

断石青山路,孤城沧海湄。

萧条馀霸气,磨灭想雄辞。

君到鸣琴暇,应多吊古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秋夕

问年有短发,逐世无长策。

日巳远人徒,秋方卧阡陌。

天高星流火,夜久月生魄。

万形观此化,四运愁相迫。

身非塞北翁,情是周南客。

聊齐得丧心,安此留滞迹。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