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即事呈修竹

一室冷于冰,秋高夜气清。

月窗搀烛影,风叶乱琴声。

寡欲知身健,安贫觉累轻。

吟边閒倚竹,谁识此时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房间比冰还冷,秋天的夜晚格外清新。
月光透过窗户,与蜡烛光影交错,风吹过树叶,声音像琴弦般纷乱。
深知欲望少,身体就更健康,能安于贫穷,感觉负担也变轻。
在吟诗时悠闲地倚靠在竹子旁,又有谁能理解我此刻的心情呢?

注释

一室:整个房间。
冷于冰:比冰还要冷。
秋高:秋天的高爽。
夜气清:夜晚的空气特别清新。
月窗:月光照进的窗户。
搀:掺杂。
烛影:蜡烛的光影。
风叶:被风吹动的树叶。
乱琴声:像琴声一样杂乱。
寡欲:减少欲望。
知:知道。
身健:身体健康。
安贫:甘于贫穷。
累轻:感觉负担减轻。
吟边:吟诗的时候。
閒倚:悠闲地倚靠。
竹:竹子。
谁识:谁能理解。
此时情:此刻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独坐的情景,以冷寂的环境和深沉的情感为基调。"一室冷于冰",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清寒的氛围,仿佛整个房间都比外面的秋夜还要寒冷。"秋高夜气清"进一步强调了秋夜的寂静与高洁。

"月窗搀烛影",通过月光与烛火的交织,展现出室内微弱而温馨的光线,与室外的清冷形成对比。"风叶乱琴声"则以风吹动树叶的声音,增添了夜晚的静谧,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思绪如同琴弦般被触动。

"寡欲知身健,安贫觉累轻",诗人借对淡泊欲望和安于贫困的理解,表达了心境的宁静与超脱,感受到生活的简单和轻松,这是他对人生的一种哲思。

最后,"吟边閒倚竹,谁识此时情",诗人独自倚靠在竹子旁吟诗,流露出一种孤独但自得其乐的情绪,然而这种情感却无人能懂,更显其孤寂与深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实的场景和细腻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顿时的淡然与超脱,以及对清贫生活的独特欣赏。黄庚作为宋末元初的文人,他的诗歌往往富有哲理,这首《夜坐即事呈修竹》便是如此。

收录诗词(436)

黄庚(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 字:星甫
  • 号:天台山人
  •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夜坐读书

寂寞寒窗下,观书胜苦吟。

青灯风雪夜,黄卷圣贤心。

吾道关兴废,斯文几古今。

凤兮胡不至,三叹泪沾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奉谢月山太守

太守相过庆诞辰,贵能下贱见公心。

行厨鼎列双鱼美,众客咸瞻五马临。

曲唱骆驼誇白雪,杯传鹦鹉拥青衿。

宠颁束帛尤增感,恩与沧溟一样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孤雁

长空独嘹唳,隐约背斜晖。

塞北离群远,江南失侣归。

度云怜只影,照水认双飞。

却羡投林鸟,相呼入翠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枕易

古鼎烟销倦点朱,翛然高卧夜寒初。

四檐寂寂半床梦,两鬓萧萧一卷书。

日月冥心知代谢,阴阳回首验盈虚。

起来万象皆吾有,收拾乾坤在草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