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九月留浮梁与郑瑞卿吴可翁方玉父方可大晚出郭饮溪上古树下以黄叶覆溪分咏得黄字

岁晏天萧萧,日落山苍苍。

寻幽度小涧,眺远跻层冈。

班坐古道上,落叶满地黄。

行人去自急,归鸟栖亦忙。

偶兹一饷间,嘅彼千劫长。

知愚各有殉,博策俱忘羊。

人生今几晨,聊复尽此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岁晚时分天色凄凉,夕阳西下山色苍茫。
漫步穿过幽深的小溪,远望攀登山峦层层叠嶂。
在古老的道路上席地而坐,落叶铺满地面一片金黄。
行人心中急切,归巢的鸟儿也忙乱飞翔。
在这短暂的片刻,感叹世事沧桑漫长。
智者愚者各有所求,博弈之中忘却了羊群的寓言。
人生能有几多清晨,且让我们畅饮此杯以尽余生。

注释

岁晏:年末、岁晚。
萧萧:形容风声凄凉。
日落:太阳落山。
山苍苍:山色深沉。
寻幽:寻找幽静。
小涧:小溪。
眺远:远望。
层冈:层层山峰。
班坐:随意坐下。
落叶满地黄:落叶铺满地面。
行人:路上的人。
归鸟:归巢的鸟。
嘅彼:感叹。
千劫长:世事长久。
知愚:智者与愚者。
殉:追求。
博策:博弈。
忘羊:忘记羊群的寓言,比喻忘却智慧。
人生今几晨:人生还能有几个早晨。
聊复:姑且。
尽此觞:喝完这杯酒。

鉴赏

这首宋代黎廷瑞的诗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景色和诗人与友人出游的闲适心情。首句“岁晏天萧萧,日落山苍苍”展现了深秋时节,天色渐暗,山色显得更加深沉。接下来,“寻幽度小涧,眺远跻层冈”描述了他们漫步在山水之间,欣赏着幽静的溪流和层层叠叠的山峦。

“班坐古道上,落叶满地黄”描绘了他们在古道上席地而坐,周围是金黄的落叶,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诗人感慨“行人去自急,归鸟栖亦忙”,暗示时光匆匆,连行人都急于赶路,归巢的鸟儿也显得忙碌。

“偶兹一饷间,嘅彼千劫长”表达了诗人对短暂相聚的珍惜,感叹世事无常,时间如千劫般漫长。接着,“知愚各有殉,博策俱忘羊”寓言般地指出,智者愚者都在各自的道路上奔波,忘记了生活的真谛。最后,“人生今几晨,聊复尽此觞”表达了诗人及时行乐,借酒浇愁的人生态度,希望在有限的晨光中,能尽情享受眼前的美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色,融入了哲理思考,体现了宋诗清新自然与深沉内省的特点。

收录诗词(295)

黎廷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 字:祥仲
  • 籍贯:鄱阳(今江西波阳)
  • 生卒年:1250年~1308年

相关古诗词

甲午孟夏祝公辅道过山中遂偕如上饶赴孟史君之约至万村阻水卧楼上共谈己丑同舟雁汊遇风之苦明日水退途中得长句呈公辅

南山有田不归种,大瓠濩落无所用。

遂令沉沉走长江,万里艰危忆君共。

尝疑公佩延平剑,引得九渊龙子鬨。

雁汊渡头鏖北风,真是脱身人鲊瓮。

当时意气杯溟渤,笑杀篙师穷欲恸。

千金之子不垂堂,默坐沉思还自痛。

归来结屋万山中,手植桃花欲成洞。

敲门者谁吾故人,色笔荧荧如彩凤。

连宵剧谈山月落,一浣胸中尘土空。

忻然共驾赴幽期,满路薰风入吟讽。

万村孤馆明且洁,浴罢桃笙玉壶冻。

神君谒帝愁昼热,夜半骑■不施鞚。

偷决银河灌火轮,玄化阴机神簸弄。

小溪如线不自容,更奈乱流趋者众。

划尔掀波似转雷,居然入室如流汞。

须臾便恐化桑田,咫尺还忧没茅栋。

绝怜榻上闹蛙黾,安得天边明螮蝀。

午楼攲枕听涛声,唤醒六年淮海梦。

青山淡淡坐神驰,白鹭悠悠空目送。

明朝水退得新晴,两鸟故应天所纵。

乃知处险自有道,一静可以该百动。

横石断桥沙径曲,苍藤翠木烟霏重。

小车穿壁我徐行,瘦蹇涉流君自控。

狂游满眼惊俗辈,疲役回头惭仆从。

倩谁写作山行图,持似衡湖作清供。

形式: 古风

丞相马挽章

平生甚似洪文惠,暮景惜不如盘洲。

纤儿何人竟误晋,大夫此日空非周。

长夜漫漫不复旦,芳草凄凄其奈秋。

遗书堕泪付千载,往从后轩云间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伐木

墙角有恶木,据我千亩园。

蔽亏日月光,壅遏雨露恩。

其下草不殖,况乃兰与荪。

苍藤交龙蛇,护拥何雄尊。

厨人告薪绝,命斧急剪髡。

终然非远图,会当拔其根。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同齐节初游吴园登四时佳兴楼有怀张史君

澹澹池中华,离离池上树。

缅怀龙山翁,婆娑此成趣。

相招桃源舟,蹇予莫能赴。

翁今为飞仙,乘云还帝所。

归燕随秋风,翠楼渺烟雾。

会面良独难,知心那复遇。

空馀千岁怀,冷落香珀句。

平原若为绣,钟子安可铸。

萧萧众芳尽,冉冉流年度。

浮生欲如何,三叹出门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