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花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紫铃花在柔和光线下的美丽姿态。"柔条悬蕊尽含扃,嫩色参差媚紫茎",柔韧的枝条上挂着含苞待放的花朵,嫩绿与紫色交织,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又妩媚的美。"草阁岂曾淋栈雨,天风何处下流铃",通过对比,强调了紫铃花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特魅力,即使是在风雨中也依然挺立,仿佛是天风特意为它而吹奏的乐曲。"护花不响禽犹下,檐铁无声马自青",鸟儿不愿离去,似乎被这花的美丽所吸引,而檐下的铁马在静谧的夜晚也未发出声响,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最后两句"细犬夜来空吠影,枝头月色动朱绳",通过一只小犬对着月光下的花影吠叫,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花的神秘,同时也暗示了花与月之间的某种联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想象空间。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紫铃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之美与和谐之感,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