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八日观潮(其一)

万叠银山出海门,百川渺渺不劳吞。

晴江斗起黏天浪,一洗忠胥愤屈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翻译

无数银色山峦从海边涌现,百条河流浩渺无需吞没。
晴朗江面激起连天波浪,洗涤着伍子胥忠诚而含冤的灵魂。

注释

万叠:形容山峦众多,层层叠叠。
银山:比喻雪白的山峰。
海门:指海洋的入口或江河入海口。
百川:泛指众多河流。
渺渺:形容水势浩大。
斗起:形容浪花高耸。
黏天浪:浪花仿佛粘连天空。
忠胥:指伍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人,因忠心耿耿而遭诬陷。
愤屈魂:含冤而死的灵魂。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万叠银山出海门"运用比喻,将潮水比作连绵起伏的银色山峦从海边涌现,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潮水的雄浑气势。"百川渺渺不劳吞"进一步强调了潮水之大,即使众多河流在其面前也显得微不足道。

"晴江斗起黏天浪"描绘了晴朗天气下,江面激起的浪花仿佛与天空相连,壮观无比。"一洗忠胥愤屈魂"则赋予了江潮更深的情感色彩,传说伍子胥冤魂化为潮水,诗人借此表达对忠臣受冤的同情和对正义的期待,希望江潮能洗刷冤屈,寄托了人们的情感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钱塘江潮的壮丽景象,同时融入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864)

喻良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月十八日观潮(其二)

谁遣群儿把綵幡,翩翩惊浪怒涛间。

不知岸上人皆愕,但觉波心意自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三月十四日陪同年十有六人游净慈遂饮于水月居坐中即事(其二)

崇桃秾李亦不恶,一笑海棠尤可人。

徐熙赵昌俱骨朽,翠袖捲绡谁写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三月六日清明节道中

清明时候雨初足,白花满山明似玉。

十里春风睡眼中,小桃飘尽馀新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沃]韵

上巳郡宴即事

细雨轻阴修禊天,海棠睡足柳初眠。

凝香帘幕东风煖,小醉清吟锦瑟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