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五首(其一)

勋业无成照水羞,黄尘入眼见山愁。

烟中漠漠江南岸,更与家人一少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属于他的《杂咏五首》中的第一首。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功业未成和个人抱负无法实现的深切感慨。

"勋业无成照水羞" 这一句中,"勋业" 指的是功绩或成就,而 "无成" 则表明这些期待并未实现。"照水羞" 强调了诗人面对镜中自己的影像,内心充满了羞愧和自责之情。

接下来的 "黄尘入眼见山愁" 描述了旅途中的劳顿与对远方山峦的眺望。"黄尘" 指的是路上的尘土,而 "入眼" 则形象地表现了这种旅途所带来的一种心灵上的疲惫感。"见山愁" 通过景物描绘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思念。

第三句 "烟中漠漠江南岸" 描写了一种朦胧和模糊的情景,"烟中漠漠" 常用来形容远方景色在薄雾或微风中的迷离感。这里的 "江南岸" 则是诗人心之所向,一片充满乡愁与温情的地方。

最后一句 "更与家人一少留" 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不舍。"更与" 有进一步、更加的意味,而 "家人" 是诗人最亲近的人,也是他内心深处所依赖和寻求安慰的对象。"一少留" 则透露出诗人希望能多陪伴他们一些时间,哪怕只是短暂的一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个人抱负、旅途劳顿与家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王安石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将内心的忧虑与外在的山水相结合,创作出了这首充满哲理与情趣的佳作。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杂咏五首(其五)

小雨萧萧润水亭,花风飐飐破浮萍。

看花听竹心无事,风竹声中作醉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杂咏五首(其四)

乌石冈头踯躅红,东江柳色涨春风。

物华人意曾相值,永日留连草莽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杂咏五首(其三)

朝阳映屋拥书眠,梦想钟山一慨然。

投老安能长忍垢,会当归此濯寒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杂咏五首(其二)

白头重到太宁宫,玉佩琼琚在眼中。

歌舞可怜人暗换,花开花落几春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