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泐潭草堂清禅师偈三首(其二)

不识烦恼是菩提,净华生淤泥。

人来问我若何为,吃粥吃饭了洗钵盂。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禅理。"不识烦恼是菩提,净华生淤泥",这句话巧妙地将烦恼与觉悟、清净与污浊联系起来,暗示着在世俗的苦难中蕴含着精神升华的可能性。烦恼并非外界强加的,而是内心对事物的误解和执着所生出的,而真正的智慧(菩提)就在这种理解与解脱之中。净华生于淤泥,象征着在困境与挑战中,心灵的纯净与美好得以显现。

后两句“人来问我若何为,吃粥吃饭了洗钵盂”则以日常生活的情景,展现了修行者的生活态度。面对他人的询问,不需繁复的解答,简单的生活实践就是最好的答案——通过日常的饮食与清洁,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秩序。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满足,更是对精神世界的维护,体现了禅宗中“生活即修行”的理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朴素的叙述,传达了禅宗的核心思想:在日常生活中体悟真理,通过简单的行动达到心灵的净化与觉醒。

收录诗词(3)

本明道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呈泐潭草堂清禅师偈三首(其三)

莫管他,莫管他,终日痴憨算海沙。

要识本来真面目,便是祖师一木叉。

形式: 偈颂 押[麻]韵

芦华白,蓼华红,溪边脩竹碧烟笼。

闲云抱幽石,玉露滴岩丛。

昨夜乌龟变作鳖,今朝水牯悟圆通。

形式: 偈颂 押[东]韵

尘劫已前事,堂堂无背面。

动静莫能该,舒卷快如电。

莫道凡不知,佛也觑不见。

决定在何处,合取这两片。

荐不荐,更为诸人通一线。天下太平,皇风永扇。

形式: 偈颂 押[霰]韵

竹枝辞

江上渔舟叶叶轻,峡中云雨晚凉生。

长亭宴罢客归去,桂树夕阳啼鸟声。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