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王承议二首(其一)

崎岖南北旧相闻,晚困羁缧托后尘。

盗贼馀风如振槁,里闾和气似深春。

雀巢绝探终能鷇,乌喙虽长自不伸。

所去见思犹可想,九泉赍恨彼何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吊王承议二首》中的第一首,通过对王承议的追悼,表达了对友人遭遇的深切同情与感慨。

首句“崎岖南北旧相闻”,描绘了两人过往的深厚友谊,无论经历多少艰难困苦,这份情谊依然坚固。接着“晚困羁缧托后尘”一句,点明了友人晚年遭受困顿,如同落魄的行者,寄居在尘世的边缘,暗示了其命运的坎坷与不幸。

“盗贼馀风如振槁,里闾和气似深春。”这两句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将社会的动荡不安比作枯萎的草木,而邻里间的和谐氛围则如同春天般温暖,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也寄托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美好向往。

“雀巢绝探终能鷇,乌喙虽长自不伸。”这里以雀巢与乌喙为喻,雀巢虽然被破坏,但小鸟最终还是能够孵化成长;乌喙虽长,却无法伸展,象征着即使身处困境,也总有希望与出路。这一对比,既是对友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困境中仍存希望的肯定。

最后,“所去见思犹可想,九泉赍恨彼何人。”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思念之情,即便友人已逝,其形象与思想仍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怀。同时,也流露出对逝者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与同情,以及对世间不公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情悼念,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李之仪作为宋代文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吊王承议二首(其二)

征西墓上木成围,伯氏传孤出更奇。

皂盖朱轮谁不拥,青天白日晚方知。

功名不挂非由种,赙赗终辞信有儿。

空指丹青访陈迹,倦怀尤恨得君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自作传神赞(其一)

似则似,是则不是。

纵使挤之九泉下,也须出得一头地。

休论捉月骑鲸,到了众人皆醉。

形式:

自作传神赞(其二)

时雌时雄,时白时黑。

不是徐翁异身,又非丰干指出。

盖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浮沈于物,而不胶于物者也。

形式:

自作传神赞(其三)

孰从而图,孰从而状。大千俱空,况尔幻妄。

直须壁立千仞,要且事无一向。

虽然觌面相呈,便是本来形相。

形式: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