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齐斋先生尚书文节倪公(其二)

仕道昔有训,退处非为名。

齐竽醉聒耳,虞弦自希声。

清波贯霅苕,空翠浮弁衡。

图史足怡悦,风月无将迎。

生世我已后,景行宁忘情。

昂昂鸡群鹤,慰我双眼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从前仕途有教导,退隐并非求虚名。
滥竽充数的吹奏让人厌烦,真正的音乐却悄然无声。
清澈的水流穿越霅霅溪,空中的青翠飘浮在官帽之上。
书籍画卷足以带来快乐,风月无需刻意追求。
我已经活在这世上,高尚的品行怎能忘记。
如同鹤立鸡群般挺拔,这景象照亮了我双眼。

注释

仕道:仕途。
昔:从前。
训:教导。
退处:退隐。
非:不是。
为:为了。
名:名誉。
齐竽:滥竽充数。
醉:使人厌烦。
聒耳:吵闹耳朵。
虞弦:真正的音乐。
希声:悄然无声。
空翠:青翠的天空。
弁衡:官帽。
图史:书籍画卷。
怡悦:带来快乐。
将迎:刻意追求。
生世:生活。
宁:怎能。
忘情:忘记。
昂昂:挺拔的样子。
鸡群鹤:比喻超群出众。
慰:照亮。
明:明亮。

鉴赏

这首宋诗是程公许对已故尚书文节倪公的吊唁之作,表达了对倪公淡泊名利、超凡脱俗品格的敬仰。首句"仕道昔有训,退处非为名"揭示了古代士人对于出仕与隐退的态度,退隐并非追求虚名,而是遵循内心的准则。接下来的"齐竽醉聒耳,虞弦自希声"以齐宣王滥竽充数的典故比喻官场的喧嚣,而倪公则如虞舜之乐,清静淡远。

"清波贯霅苕,空翠浮弁衡"描绘了倪公生活的自然环境,清流环绕,山色空灵,暗示他心境的宁静。"图史足怡悦,风月无将迎"进一步赞美倪公的生活情趣,他从阅读和欣赏自然中获得愉悦,不迎合世俗的风月应酬。

最后两句"生世我已后,景行宁忘情"表达了诗人对倪公高尚品德的景仰,希望自己能像他一样坚守正道,即使在世事变迁后也不忘他的精神。"昂昂鸡群鹤,慰我双眼明"以鹤立鸡群的形象,形象地表达出倪公的卓尔不群,他的精神犹如明灯,照亮了诗人的道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倪公的隐逸生活和高尚品质,展现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和自我激励的情感。

收录诗词(811)

程公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吊齐斋先生尚书文节倪公(其四)

风尘日骚屑,耆哲晨星稀。

九原不可作,斯文今谁归。

临风想孤标,把酒哦落晖。

扁刻见尚友,雪堂密传衣。

归帆拂蘋波,晴烟抹松扉。

满箧贮宝刻,展诵省昨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吊齐斋先生尚书文节倪公(其一)

披襟白蘋风,荡桨碧澜月。

若下酒可斟,顾渚茗堪啜。

兹游足娱玩,所遇皆胜绝。

四海齐斋翁,清风传奕叶。

平生心本朝,峨冠蓬怒发。

子皮五湖棹,烟波时出没。

形式: 古风

吊齐斋先生尚书文节倪公(其三)

万顷湖浪碧,一点浮玉青。

先生此考槃,有道甘沉冥。

植柳荫水槛,栽莲绕风亭。

感慨手遗奏,精神超列星。

鸿鹄既层举,鸮鸩争刷翎。

克家类季子,隧碑新刻铭。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同王万里山行

邂逅非宿期,意行得奇眺。

三生湖山缘,青眼不改旧。

飞榜漾湖光,蹑屐梯云峤。

玉立缑岭仙,洒落我同调。

冲怀寄寥阔,尘外恣吟啸。

眯目东华尘,谁识此中妙。

吾侪肮脏资,如痼不可疗。

溷溷渠得知,不自耻牛后。

已矣毋复言,恐贻水仙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