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与东郡幕府诸君同游河亭望太行雪饮酒赋诗今冬罢归京邑怅然有怀

畴昔追清景,狂吟忘苦寒。

河冰塞津口,山雪照林端。

健笔千篇富,醇醪一醉欢。

困犹挥落麈,瞑不顾归鞍。

多是光阴驶,离群会合难。

谁知尘满袖,今日客长安。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翻译

昔日我追求清冷的景色,放声吟唱忘却了严寒。
河面结冰阻断了渡口,山上的雪光照亮了林梢。
我有许多才情,千篇文章丰富如繁星,一壶美酒足以带来欢乐。
即使困倦,仍挥毫泼墨,直到忘记回家的马鞍。
时光飞逝,相聚总是不易,离别更让人感伤。
谁能料到,如今衣袖满尘,我成了长安的过客。

注释

畴昔:昔日。
清景:清冷的景色。
狂吟:放声吟唱。
苦寒:严寒。
河冰:河面结冰。
塞津口:阻断渡口。
山雪:山上的雪。
照林端:照亮林梢。
健笔:才情丰富。
千篇富:千篇文章丰富。
醇醪:美酒。
一醉欢:带来欢乐。
挥落麈:挥毫泼墨。
归鞍:回家的马鞍。
光阴驶:时光飞逝。
离群会合难:相聚不易。
尘满袖:衣袖满尘。
客长安:长安的过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去年与友人同游河亭,观赏太行山雪景,饮酒赋诗的欢愉情景。诗中不仅展现了当时的快乐氛围,也流露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畴昔追清景,狂吟忘苦寒”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过去追忆那些清新的风景,在激昂的情绪中吟诵诗歌,甚至忘记了严寒的气候。河冰和山雪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壮观的自然景象。

“健笔千篇富,醇醪一醉欢”显示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豪迈气势以及饮酒中获得的乐趣。“困犹挥落麈,瞑不顾归鞍”则描写了诗人沉浸于欢乐之中,即使疲惫也不愿意结束这种状态。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多是光阴驶,离群会合难”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无法重回的无奈和哀愁。最后,“谁知尘满袖,今日客长安”则暗示诗人现身处于异乡,对过往生活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现了诗人深切的情感波动和对友谊、自然美景以及文学创作的热爱。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古坟

茫茫野田平极目,历历古坟如夏屋。

碑板无文荆棘深,石兽沈沦松柏秃。

问人虽不知姓名,昔皆高官仍厚禄。

子孙流落何所之,凶吉当年非不卜。

我来正值寒食天,祭膰不设无人哭。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古诗赠兴宗

穷达有常分,得丧难豫言。

古今浩茫茫,倚伏安可原。

轩裳彼自荣,举俗同崩奔。

锱铢校重轻,冰火殊凉温。

君子固无愧,立身明本根。

度矩苟不愆,宠辱徒喧喧。

有如清济流,横贯长河浑。

景公马千驷,南面雄东藩。

陶青刘舍徒,位为丞相尊。

当时非不显,磨灭何足论。

颜回在陋巷,藜藿甘盘飧。

原宪结弊衣,蓬蒿塞其门。

当时岂不穷,至今荣名存。

况君齿方壮,德业素所敦。

安知拓翅归,不作凌云翻。

要之白首期,壮烈施元元。

为君画善策,洒扫清前轩。

长舒四五榻,客来辄开樽。

群愁喜伺人,稍醒必烦冤。

拒之亦无佗,体中常昏昏。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其一)

我得圣俞诗,于身亦何有。

名字托文编,佗年知不朽。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有]韵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其二)

我得圣俞诗,于家果何如。

留为子孙宝,胜有千年珠。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