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两转三回读远书,画檐愁见燕归初。
百花时节教人懒,云髻朝来不欲梳。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两转三回读远书"表明诗人沉浸在阅读古籍中,享受着知识的深邃与广博。"画檐愁见燕归初"则描绘了一幅春日闲适的情境,燕子开始在屋檐下飞舞,勾起了诗人的思索和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
"百花时节教人懒"一句,透露出一种被繁华景色所吸引、不愿急于行动的心态。春天万物复苏,百花齐放,是最让人感到无心插柳之美的时候,也是最容易让人产生惰性的时候。
"云髻朝来不欲梳"则更深化了这种懒散情绪。诗人对着晨曦中飘逸的云鬓,不愿打扰其自然之态,反映出一种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哲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自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感悟。
不详
唐代(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诗》录存一卷
浮生不定若蓬飘,林下真僧偶见招。
觉后始知身是梦,更闻寒雨滴芭蕉。
不能相见见人传,■岸山中岱岸边。
颜貌只如三二十,道年三百亦藏年。
三条九陌花时节,万户千车看牡丹。
争遣江州白司马,五年风景忆长安。
万丈只愁沧海浅,一身谁测岁华遥。
自言来此云边住,曾看秦王树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