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六)癸丑中秋

河汉下平野,香雾卷西风。

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

常恨年年此夜,醉倒歌呼谁和,何事偶君同。

莫恨岁华晚,容易感梧桐。揽清影,君试与,问天公。

遥知玉斧初斫,重到广寒宫。

付与孤光千里,不遣微云点缀,为我洗长空。

老去狂犹在,应未笑衰翁。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东]韵

翻译

银河倾泻在广阔的原野上,香气的雾气随西风翻滚。
山峰倚靠天空,如同千座屏障耸立,明亮的宫殿居于中央。
常常遗憾每年此刻,醉酒欢歌无人应和,为何今夜与你相逢。
别怨岁月匆匆,容易触动对秋声的感慨。请揽取清冷月影,问问苍天公。
遥想当初,如若玉斧新削出,又将重游那广寒宫。
愿将这千里孤月,不加丝毫云彩装饰,洗净我无尽的长空。
尽管年老心狂仍在,想必不会嘲笑我这衰翁。

注释

河汉:银河。
香雾:香气的雾气。
银阙:明亮的宫殿。
岁华晚:岁月已晚。
玉斧:神话中月亮的形成之说。
广寒宫:月宫,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
衰翁:老态龙钟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的美丽画面。开篇“河汉下平野,香雾卷西风”将读者带入一个广阔而柔和的自然景观之中,河流与银河交织,平原上飘浮着迷人的香气与轻柔的雾气,伴随着西风徐徐吹过。紧接着,“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则将视野提升至天际,让人仿佛看见了层叠的山峦在空中延伸,与天上的银河相呼应。

诗中的情感表达也非常丰富。“常恨年年此夜,醉倒歌呼谁和”表现了对美好时光无法长久共享的哀愁,以及在这样一个美丽夜晚里渴望有人能够共同分享喜悦的情绪。紧接着,“何事偶君同”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上的孤独与渴望。

然而,诗人很快转变为一种豁达的心态:“莫恨岁华晚,容易感梧桐。”这里的“莫恨”表明了对时光流逝的一种释然,似乎接受了自然界中事物无常的规律。而“容易感梧桐”则是说在秋夜里,轻易地就会被梧桐树叶的声音所打动,从而引发深深的感慨。

最后,“揽清影,君试与,问天公。遥知玉斧初斫,重到广寒宫。”诗人似乎在邀请读者一同去揽住这份清澈的月光,一起询问苍天,为何要让美好的时刻如此短暂。这里的“玉斧初斫”和“广寒宫”则是对古代神话故事中,月亮由女娲用玉斧砍出而成的传说的引用,让人联想到了更为深远的宇宙与时间。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而且也表达了一种对于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在面对这份无常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超然与豁达。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七)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麻]韵

水调歌头(其三)送八舅朝请

江海渺千里,飘荡叹流年。

等闲匹马相过,乘兴却翛然。

十载悲欢如梦,抚掌惊呼相语,往事尽飞烟。

此会真难偶,此醉且留连。酒方半,谁轻使,动离弦。

我歌未阕公去,明日复山川。

空有高城危槛,缥缈当筵清唱,馀响落尊前。

细雨黄花后,飞雁点遥天。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先]韵

水调歌头(其五)次韵叔父寺丞林德祖和休官咏怀

今古几流转,身世两奔忙。

那知一丘一壑,何处不堪藏。

须信超然物外,容易扁舟相踵,分占水云乡。

雅志真无负,来日故应长。问骐骥,空矫首,为谁昂。

冥鸿天际,尘事分付一轻芒。

认取骚人生此,但有轻篷短楫,多制芰荷裳。

一笑陶彭泽,千载贺知章。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

水调歌头(其一)濠州观鱼台作

渺渺楚天阔,秋水去无穷。

两淮不辨牛马,轻浪舞回风。

独倚高台一笑,圉圉游鱼来往,还戏此波中。

危槛对千里,落日照澄空。子非我,安知我,意真同。

鹏飞鲲化何有,沧海漫冲融。

堪笑磻溪遗老,白首直钩溪畔,岁晚忽衰翁。

功业竟安在,徒自兆非熊。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