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的《贺家池》。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此诗通过对“贺家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家庭、社会关系以及个人自由的深刻思考。
诗中开篇以“昔闻八百里,今来八百亩”起笔,运用夸张手法,将对“贺家池”的想象与现实进行对比,引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接着,“为问袁阿宏,何如贺监不”,诗人自问自答,通过对比古代文人贺知章的自由洒脱与自己的现实处境,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黄冠吾愿学,其如多八口”,诗人渴望像隐士一样过着简单的生活,但又无奈于家庭的负担,反映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形体作仆奴,礼法成枷钮”,形象地描绘了在社会规范下个体的束缚感。
“幸尔略知识,效颦辞五斗”,诗人虽有知识,却不得不屈从于生活压力,放弃追求更高的精神追求。“强作舒眉诗,学饮宽肠酒”,表现了在困境中的自我安慰与逃避。
“所以不脱然,为身非我有”,强调了身体并非完全属于自己,暗示了对命运的无奈。“恩爱毒其躬,父母掣其肘”,揭示了亲情与责任带来的压力。“未免愧古人,青山空矫首”,表达了对古代文人自由生活的羡慕与对自己现状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自由、家庭责任和社会约束的复杂感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