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咏春兰

三月玉街寒,锦雨丝丝不肯乾。

飘得卖花声到了,春兰。一种清芬胜麝檀。

对此忆家山,手折红苕不忍看。

还记那年寒食夜,幽欢。人在花香鬓影间。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鉴赏

这首《南乡子·咏春兰》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春日里兰花的美丽与芬芳,以及对家乡和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开篇“三月玉街寒,锦雨丝丝不肯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三月时节,虽然天气微寒,但细雨如丝,仿佛织成锦绣,润泽着大地。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雨丝赋予情感,不肯轻易干涸,营造出一种湿润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着,“飘得卖花声到了,春兰。一种清芬胜麝檀”一句,通过听觉与嗅觉的结合,展现了春兰的香气独特,清新脱俗,甚至超越了麝香与檀木的香气,突出了兰花的高洁与雅致。

“对此忆家山,手折红苕不忍看”表达了词人面对兰花时的思绪,勾起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红苕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家乡的某种特定事物或情感,词人虽想折取兰花以慰相思,却因难以割舍对家乡的记忆而犹豫不决,表现了深沉的情感。

最后,“还记那年寒食夜,幽欢。人在花香鬓影间”回忆起过去某个寒食之夜,词人与亲人或爱人共享欢乐,花香与鬓影交织,营造出温馨而浪漫的场景。这一句不仅加深了对家乡的怀念,也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珍惜。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春兰之美,以及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家乡和过往生活的深深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玉楼春.生日邀陆景宣崔不雕饮广陵酒家醉后题壁

天涯作客伤心极,广陵花月无消息。

百钱且上酒家楼,终当埋我陶家侧。

此儿自是难衣食,相逢幸是曾相识。

左呼陆厥右崔骃,四十今年余竟得。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虞美人.渡江

白蘋花尽凋寒玉,舴艋摇空渌。

秋潮恰比簟纹平,趁此日斜风细、剪江行。

最怜黄歇坟头土,多少今和古。

年来生怕说兴亡,笑指楚天新雁、两三行。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咏镜

香奁凉鉴蟠金兽,背压蛟螭钮。

玉人偏妒小菱花,惯是团圆两字、不如他。

翠鸾莫道心如铁,春笋曾提挈。

红尘涴处奈他何,我亦受人怜惜、为人磨。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夜行船.月下汎舟水绘园同冒巢民先生赋

兰桡轻点春流碧,蘸垂杨、丝丝无力。

百顷簟纹,一泓香黛,人在短篷吹笛。

更爱月华墙上白,影娥池、水禽飞拍。

醉吸玉鳞,狂呼霜兔,可认骑鲸仙客。

形式: 词牌: 夜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