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飞翠如烟雨,秋来山色浓。
夕阳一返照,明灭金芙蓉。
独啸此亭月,将寻何处钟。
石门精舍近,蚤晚巢云松。
这首诗描绘了五老峰在秋日雨后烟雾缭绕的景象,山色因雨水而显得更加浓郁。夕阳的余晖洒落,金色的光芒与山中的芙蓉花交相辉映,增添了几分瑰丽。诗人独自站在亭中长啸,心中似乎在寻找着某种归宿,或许是一处隐匿于山间的寺庙钟声。石门附近的精舍近在咫尺,似乎在召唤着诗人去栖息于云松之间,过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言携青玉杖,千折上云霄。
石镜通秋月,兰泉应海潮。
窗开三楚小,帆落九江遥。
一片洪荒色,天风吹不消。
向夕楼中卧,天风忽起西。
不知吹瀑水,飘落几重溪。
窗小云争入,林深雪已迷。
无人爱幽独,来共听猿啼。
一脉茅山至,苍苍烟雾浓。
神宫开六代,王气出中峰。
万古君臣始,九天楼殿重。
卧碑当辇路,春草未曾封。
莫上高台望,无穷是楚云。
旧游稀白发,独往易斜曛。
木落诸峰见,山空一叶闻。
祗应盘石上,閒坐对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