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仲明侍御邀集西清馆听文儿歌

平波削玉天倒明,绿绡轻绉凉醾生。

芙蓉千尺回绣楹,一枝含艳忽有声。

圆珠沥沥溜盘走,不断柔烟醉春柳。

点点鸣泉滴暗冰,微啼征妇背红灯。

林间轻籁时能止,斑竹鸾弦几回死。

蜡花半剪夜色遥,况复霞凝酒晕娇。

欲邀眼笑心先荡,得近衣香魂已销。

此际心魂余几许,不知离却寒塘渚。

且向花龛忏有情,高楼睡掩秋山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醇的诗《毕仲明侍御邀集西清馆听文儿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平波削玉天倒明”以比喻手法,形容水面如镜,映照出天空的明亮,形象生动。接着,“绿绡轻绉凉醾生”写出了环境的清新与生机,凉飔微动,仿佛花朵在轻轻颤动。

“芙蓉千尺回绣楹,一枝含艳忽有声”运用夸张和拟人手法,将芙蓉花比作千尺长的绣柱,含苞待放之际忽然发出声响,增添了神秘感。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圆珠沥沥”、“点点鸣泉”、“微啼征妇”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深而宁静的氛围,仿佛能听到泉水滴落和女子的低泣。

“斑竹鸾弦几回死”暗示了音乐的哀婉动人,而“蜡花半剪夜色遥”则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远处蜡烛的微光。诗人的情感随着文儿的歌声起伏,内心激动,甚至“欲邀眼笑心先荡”,表达了对美妙音乐的深深陶醉。

最后,诗人感叹“此际心魂余几许”,表达在离别寒塘之际,情感难以自持。他决定在花龛前寄托情感,而自己则在高楼中听着秋雨,默默入睡,留下无尽的思绪。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听歌时的细腻感受和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67)

王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马姬湘兰所画兰竹卷

寒映秋芳数枝玉,冰绡宛是湘江曲。

能使湘灵怆别魂,瑶瑟泠泠怨秋绿。

霓裳奔月留难住,锦衾红烛生愁绪。

墨花化作秦淮云,犹向妆楼日来去。

形式: 古风

桃花阡.南阡桃花花丛丛,花枝晓动阴蒙蒙

溪西碎锦飘溪东,绿波不绿红映红。

天掷彩云堕花下,一抔香泥封艳冶。

子规愁春哭春野,血和情泪胭脂泻。

前春醉花金屈卮,桃花羞杀葳蕤枝。

金镜永绝明月姿,花阡无主酹者谁。

何须乱眼花如许,遍觅芳魂无处所。

阴风拂林狐狸语,伤心归去桃花雨。

形式: 古风

夜同曹野臣宿西清馆

夕烟如雨滃山脚,烟际园林隔层幕。

遥灯一点透微红,正月花枝闪萤爝。

路穷石子横塘角,小门轻响迸鱼钥。

纸帏絮被重重阁,新诗搅思眠难着。

十载清颜梦中索,此宵是梦翻愁觉。

形式: 古风

吴门送刘元博游楚

芹芽相浅江渌深,江南画船载楚心。

因君余梦瓜州渡,期君水宿梦相遇。

梁间敝笋江底鱼,三年意密见面疏。

写与苦歌伴千里,峡夜啼猿疑在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