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超胜楼玩月

良宵歌管在高楼,万里青天一鉴流。

绛阙珠宫真不夜,冰蟾玉兔揔宜秋。

兴来且据胡床坐,醉后还惊大地浮。

天柱峰头何似此,恍疑身到月宫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在高楼之上赏月的情景,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将月夜的美景与内心的感触完美融合。

首句“良宵歌管在高楼”,开篇即点明了赏月的地点和时间,良宵佳节,高楼上乐声悠扬,营造出一种欢愉而静谧的氛围。接着,“万里青天一鉴流”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满天的月光比作流动的镜子,形象地展现了月光洒满大地的壮观景象。

“绛阙珠宫真不夜”中,“绛阙”和“珠宫”分别指代华丽的宫殿和镶嵌着珍珠的宫殿,此处用来形容月光下的世界如同仙境一般,不需灯火即可照亮一切,突显出月夜的神秘与美丽。“冰蟾玉兔揔宜秋”则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冰清玉洁的景象,冰蟾和玉兔是古代神话中的月亮象征,它们的存在使得秋季的月夜更加富有诗意和幻想色彩。

“兴来且据胡床坐,醉后还惊大地浮”两句,表达了诗人赏月时的自由自在和陶醉其中的心情。胡床是一种古代的坐具,诗人选择它来欣赏月色,既体现了他对于自然之美的追求,也暗示了他在月光下的放松与愉悦。醉后的“大地浮”则是诗人醉眼朦胧中对月夜美景的夸张描述,仿佛整个世界都因月光而轻盈飘浮,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

最后,“天柱峰头何似此,恍疑身到月宫游”两句,诗人将眼前的美景与传说中的月宫相比较,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赞叹和向往。天柱峰是古代神话中的一座高山,此处用来衬托月夜的壮丽,而“恍疑身到月宫游”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月夜美景的痴迷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中秋之夜月光下的美景,更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超凡境界的追求,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佳作。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早起

纸窗斜漏白,暗室未全明。

庭树鸟争噪,邻家鸡独鸣。

四墙犹鼾睡,壮志独潜惊。

万古一昏晓,淹留何所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耳鸣

耳内真何有,年来解作声。

磬乎时殷殷,蝇也只营营。

稍向喧中息,知从甚处生。

天应怜寂寞,将尔当箫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顾氏三辰堂

顾野王家学有传,一经休说汉韦贤。

风云惯得从龙便,岭峤争誇睹凤先。

天上星躔真有数,吴中谶语不其然。

高堂要见三为四,屈指从今又几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奉和匏庵谢橘三首(其一)

买地还须共一都,已留墨妙付官奴。

主人正似天随子,家住烟波万顷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